HKDP-創造夢想,屬於ACG的管弦樂團
記者:香港同人組織人 Jason Kong
香港同人決策組 夏洛特
或許你也看過最近網上熱傳以管弦樂為主的同人音樂影片, 「暁の車」Orchestra ver. 、「紅蓮の弓矢」Orchestra ver. 、Wolf’s Rain「シロ」【弦樂四重奏】等耳熟能詳的音樂,原來,這些都是來自於我們香港本地的樂團「香港同人管弦樂團Hong Kong Doujin Philharmoniker」。
我們今次訪問了Edmund(香港同人管弦樂團編曲及指揮)及S2(香港同人管弦樂團行政總監)
給我們分享一下創團經過及對同人音樂的看法。
因為FACEBOOK一條問題而起
第一個相信各位也會好奇的問題,為何會成立「樂團」?答案也意外地簡單:「因為在Facebook看到一條問題『如果香港同人界也有屬於自己的管弦樂團的話會怎樣?』」,結果,Edmund找來了現任音樂總監Maya及行政總監S2,「膽粗粗」嘗試演奏第一首作品「狼雨」,並上傳至Youtube,開始累積名聲,並且有其他樂師加入H.K.D.P. 。及後的再演出多部作品更壯大其力量,樂團人數上升至30人左右。
作為香港同人界一個以管弦樂為主打的團體,從團名開始已充滿個性!雖然中文名「香港同人管弦樂團」似乎「無料到」,但洋名H.K.D.P.
卻絕不失禮!眼利的Jason發現原來他們不是使用英文Orchestra,而是德文Philharmoniker(兩者都解作「管弦樂團」),Edmund稱他想拒絕平凡,追求獨特性,故此放棄使用英文而起用德文。然而,這詞彙代表着「一個自己擁有音樂演奏廳,樂師人數達100人以上,並多次公演古典音樂」的管弦樂團,Edmund笑言「其實獨特得來都幾大壓力,但最近因為習慣了而慢慢放低了」。
不好名利 但求發揮
對於樂團追求的目標,S2直接地表示:「我們希望提供一些渠道或一個平台去實現夢想,並且有一個平台讓樂師發揮及表演」
Edmund亦說,比起追求專業或名譽,對作品有一個好的演繹,證明以同人主打的管弦樂團並非不可能,做好此事已十分足夠。
「雖然每個樂師的水準和能力都不同,但我們仍然希望有每個樂團亦有相應的能力對應相應的演出」。而在演出「曉之車」及「紅蓮之弓矢」後,增加了樂師加入樂團的信心。
有一個好的演釋,證明不是沒可能
正正因為H.K.D.P. 有真正嘗試演出,而具有制成品,才能多走幾步。而現在發展又是否一帆風順?Edmund不諱言回答:「不是。雖然我們給予樂師們信心,但畢竟沒有資本,亦需要樂師自己準備『武器 』,加上是義務的關係人員流失率也很高。」「話雖如此,但我們很有決定凝聚向心力,令樂團繼續發展。」
同人音樂定位仍模糊
「香港同人管弦樂團」兩位對同人音樂亦有一番體會。「最重要是讓觀眾明白我們正在演出哪首作品,這是大前題。」
Edmund說:「但到底如何界定『同人音樂』?由相似度入手的話,如果太相似會被人批評『不尊重知識產權』,不相似又無法讓人得知『正在演奏哪首作品』(編按:管弦樂合奏需要就每首歌曲重新編曲)」
「當然我們有參考過職業級樂團的演出,但我們不會追求,因為職業化後將會『失去某種東西』與及『出現某種程度的變質』,所以不會是主要目標!」
版權陰霾未散 公開發佈成危
在音樂界生存,本以為不受法律限制,卻有個意想不到的敵人來犯:網絡廿三條。
在最新的諮詢文件中顯示,「同人誌」、 「同人小說」及「上載認真演繹他人的版權作品」將會獲得刑事豁免,但亦出現了一句「如果沒有模仿或評論性質,會被視作『表演才藝』,將不會在刑事豁免範圍內」。
若然網絡廿三條以現行條文通過,又能否為「樂團」提供足夠保障?S2直言「尚可,但不足」,主要在「同人創作保障」和「網上創作版權保障」上仍然未夠,這亦不止是「樂團」會面對的問題,而是整個同人界。
假若網絡廿三條經已通過,「樂團」會否擔憂觸犯法例或招致法律責任,繼而解散「樂團」?
雖然Edmund只輕描淡寫地說會解散,但S2語重深長地表平:「絕對不會說出『解散』二字,但可預見的是『無限期停止樂團活動』」「正們不想因為玩ACG或音樂而令樂師背負重擔,我們着重『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聽畢後筆者大嘆可惜,S2隨即補充「或許會改成私人樂團過行演奏,但會盡量避免發佈」。
展望未來,「樂團」寄望能凝聚向心力及決心,繼續推出新作品。並尋求方法解決財政貧乏,亦希望在古典音樂和Ani Song之間建立聯系橋樑,令更多人接觸ACG管弦樂。
在不同的位置,也有人為同人界努力。
即使再灰暗,亦無礙熱情發光發熱。
在此,我們祝願H.K.D.P. 一帆風順,無懼障礙,繼續演出。
文:香港同人決策組 夏洛特
香港同人管弦樂團 Hong Kong Doujin Philharmoniker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D.P.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