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人.HKDoujin

一個屬於本地動漫、同人、御宅的媒體

動漫同人活動活動記錄

管弦樂x東方:東方幻響祭回顧

文:姬海棠果

注:筆者主要以東方project 愛好者的角度出發,關於音樂的部分請讀者指正,謝謝!

東方project一直以動聽的音樂與豐富的同人二創著稱,二月一日(年初四)的東方幻響祭更是將東方project 與管弦樂團結合,首次於香港舉行以東方project為主題的交響樂音樂會。筆者有幸入場親身經歷,非常感謝香港同人管弦樂團及鑄台製作的傾力演出,讓這場音樂會大獲成功!

入場盛況

筆者大約於七時半到達大會堂音樂廳時,外面已是人山人海。大會堂音樂廳共可容納1430人,按當日的售票座位表估算,除大堂前座兩側仍有一些空位外,大堂及樓座幾近座無虛席,估計有超過一千名觀眾入場欣賞。東方project經常被笑稱「過氣」,但首次演出就有如此盛況,相信連不少東方眾都大跌眼鏡!

筆者亦聽到附近的其他東方眾稱自己是首次到現場欣賞交響樂,可見東方project的魅力。現場所見,大部分的觀眾都是成年人,秩序相當良好,表演時並無拍照、嘈吵等情況,只有數位觀眾揮動螢光棒。如果不是偶然瞥見coser的身影,簡直就如處身古典音樂會中。

精彩的樂章

音樂會分為上下半場,每部分約長一小時。樂曲以交響Active NEETs的編曲為基礎,由紅魔鄉順序演奏至風神錄,並於每半場的中途加插由十小龍主唱的幽閉星光經典曲目。

音樂會在上海紅茶館悠揚典雅的樂聲中徐徐展開,帶領聽眾走入幻想鄉的世界。接着樂曲則由第一關的道中曲開始,一路前進至最終boss斯卡蕾特姊妹的面前。在雙簧管和小提琴的甜美音色下,優雅威嚴的大小姐好像就在眼前端着紅茶一樣。接下來,妖妖夢組曲給我的感覺又有不同,小號與提琴帶給我一種「東方式」的優雅,如同在樹下乘涼潑扇的幽幽子一般。

來到永夜抄,曲風又截然改變。永夜抄是鋼琴的主場,第一曲Voyage 1969就以一段跳躍輕快的旋律讓「琴獸」大展身手。接著的月まで届け、不死の煙同樣是鋼琴吃重的樂曲,體現出妹紅溫柔而略帶傷感的一面。結尾的恋色マスタースパーク則有天搖地動之威,銅鈸的轟擊讓我深深感受到魔理沙炮的威力!

上半場的高潮在於十小龍演唱「月に叢雲華に風」(順帶一提,這曲最近在youtube上已突破一千萬觀看次數了!)及小悪魔りんご,在管弦樂的伴奏下,原先熟悉的樂曲顯得更有層次感。

來到中場休息的時間,不少同好都趁機到音樂廳外合照留念。主辦亦有準備物販,除了售賣交響Active NEETs的專輯外,亦有售賣鎖匙扣、音樂會海報等週邊。較特別的是由於當日是年初四,主辦也有售賣揮春!在東方眾踴躍搶購下,數款CD在中場休息時便已售罄,在完場後更有長長的人龍排隊購買海報及揮春呢!

下半場的演奏同樣精彩,如花映塚中緊湊輕快的フラワリングナイト、活潑又隱約帶有「笨蛋」氣息的おてんば恋娘の冒険。獨唱部分,十小龍則挑戰幽閉星光的首本名曲「色は匂へど散りぬるを」,比起上半場更是純熟,兩首歌都順利完成。

最後,風神錄的演奏更是綿密細緻,清新自然的氣息迎面而來,讓我仿如置身眾神眷戀的幻想鄉中,與妖怪、巫女們一同在河邊散步,忘卻一切煩憂。在完成最後一曲ネイティブフェイス後,靈夢向指揮獻花,觀眾掌聲經久不息,音樂會也到此完結了。

在音樂會散場後,場外的氣氛一樣高漲。除了前文提及的物販外,有不少觀眾都攜帶了fumo毛絨布偶與coser們合照,場面仿如東方only般熱鬧。

完場時樂團成員向觀眾致謝

完場後的fumo合照 (攝: 芝士火鍋mk2)

完場後的fumo合照 (攝: チルノ の 算数教室)

一張含有 足部穿著, 地面, 地板, 玩具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完場後的fumo合照 (攝: Cupa)

感想與展望

筆者先再次感謝香港同人管弦樂團、鑄台製作、主唱十小龍及客席指揮許榮臻等的精湛演出,為香港的東方project愛好者們帶來了一夜難忘的音樂祭典。東方project的交響音樂會起初於日本舉行後大受歡迎,現在於中國內地、台灣、南韓等都有舉辦同類的音樂會,但香港的東方眾就一直只能到外地參與。希望以今次的成功為契機,有更多以東方project及ACG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會能夠在香港舉行,讓樂迷們大飽耳福。

今次的盛況也正好證明東方並非過氣,相反,粉絲群正處於成熟階段。當晚的入場者絕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許多都已接觸東方project多年,對演出樂曲非常熟識;秩序井然,沒有發生違規攝影、大聲喧嘩、站立阻礙後排視線等情況,在ACG活動中尤其難得。此外,成年觀眾的消費能力較強,能負擔音樂會門票、物販等的開支,對支持自己所愛的事物不會手軟,正是一個龐大而成熟穩重的群體。

然而,筆者也有一些意見想提出來。以下只是筆者的主觀感想,特別是音樂演奏並非筆者熟識的領域,請讀者指正。

第一,是音樂演出上方面的問題。筆者坐在大堂後座,留意到部分樂器較響亮,影響到了樂曲的平衡︰例如恋色マスタースパーク中,對應原作中魔理沙的攻擊排山倒海而來,master spark一擊下連螢幕都搖動起來,那麽鈸、圓號等可以全力演奏,響亮一些也沒有問題,但在較柔和的樂曲,如神々が恋した幻想郷,敲擊樂組以較收斂的方式演奏可能較好。鋼琴整體發揮出色,但聲音也常被其他樂器蓋過。

此外,上半場的音響可能並沒有調好,導致十小龍演唱月に叢雲華に風時有些高音上不去,幸好下半場調整後已大為改善。而下半場的色は匂へど散りぬるを中,管弦樂的聲音太大,蓋過了十小龍,兩者的協調可再改善。

第二,主辦方面與觀眾的溝通有一些不足。自開場到完場,主辦單位都沒有人發言,介紹活動或者感謝觀眾,完場時有一點突然。如果主辦能夠在完場時講幾句話謝幕、準備一首安可曲,或者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活動感言,觀感上會較好,主辦方面也可借此機會介紹未來計劃。

第三,活動氣氛好像有一點太嚴謹了。音樂會禮儀一向要求觀眾保持安靜,我也很享受當日與其他同好一起靜心欣賞樂曲的氣氛。然而,我也留意到有數位同好在揮動螢光棒打氣,總顯得有點形單影隻。我建議主辦單位可在活動簡介中清楚列明那些歌曲屬可以應援的樂曲,其餘樂曲則應靜心欣賞,讓觀眾「聆聽時聆聽,打call時打call」,減少尷尬情況。如下一次的音樂會繼續有獨唱部分,可以考慮加入一些更有動感的歌曲,如Help me, ERIN!!、琪露諾的完美算術教室等,讓觀眾於該曲參與應援,炒熱氣氛。另外,也可參考電影音樂會的做法,將幽閉衛星的MV、原作對應的戰鬥畫面投影到舞台中,將視覺與聽覺結合,營造出沉浸式的體驗,不認識東方project的觀眾也更能投入樂曲。

最後來一個不負責任的推測。如果再辦下一屆的東方交響音樂會,按照今次的內容份量推算,下一次的演奏內容應是由地靈殿到天空璋的曲目。獨唱方面,幽閉衛星的華鳥風月、泡沫、哀のまほろば都是可能的選擇,但要考慮歌手能否駕馭它的高音。筆者也很期待下一次會否加入其他社團的曲目。

最後,再次感謝主辦單位,樂手和觀眾,一同寫下了這完美的一夜。下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