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人.HKDoujin

一個屬於本地動漫、同人、御宅的媒體

Rainbow Gala動漫同人活動專欄活動記錄

RG32超大型亞博展場 同人作品隨訪 (Part 2/2)

文:敏怡(HKDoujin 香港同人)

一連兩天的Rainbow Gala 32終於落幕,經歷完最後一屆在九展舉辦的RG後,想不到事隔九個月竟能在新場地再與大家見面。作為本港最大型的同人誌即賣會,新場地選在由政府機構所營運的亞洲國際博覽館,有種香港同人文化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規模越來越鼎盛的感覺。相信聽到RG32在亞博舉行,並且有多達900個香港及海外同人攤位、商業機構參展,一眾參加者都對是次活動既興奮又期待。可惜活動第一天便發生了人流管制事件,讓大家都感到震驚,但有關場地安排一事,還是留到文末再作討論。

小編注意到在上月舉行的同人活動過後,曾在網上掀起過一番關於「香港同人場沒有本子」的討論。有見及此,小編趁着大型活動的舉行,人肉點算了場地內的同人本數量,以實際數字來看看,難道香港同人場真的沒有本子嗎?但小編還是先聲明一下,因為數字皆為小編人手點算出來的,有機會與實際數字有所出入,大家只取約數就可以了。

小編出席的是Day2,現場共有804攤,當中有255攤,亦即是3成的攤位有同人本出售。若果以同人本的種類細分的話,小說本共有120本,漫畫本共有296本,畫集/插圖本共有285本。而圖文合本、設定集、資訊類的同人本小編均歸類為其他,共有131本。即是全場總同人本的數量有832本,假設再加上寫真集,單以刊物計算,全場有過千本的刊物呢。

既然有如此多的同人本創作者聚首一堂,小編亦趁著這個機會,找了一些創作者做採訪,好奇他們對於「出同人本」的想法。

世希 (Facebook / Instagram)

粉粉嫩嫩,像是甜點公主一般優雅地立在封面中央的初音先映入眼簾。世希這場推出的新刊是以食物為主題的初音插圖本,而她第一本出的同人本卻是陽炎計劃的漫畫本呢!問及為什麼現在會考慮出插圖本多於漫畫本時,世希指準備插圖本的主題、設計、排版帶給她更大的歡樂,她很享受設計這些的過程,而且亦都是當年出漫畫本的經歷,令她發現自己更喜愛以插圖形式抒發對作品的愛。

但提到出本最難忘的經歷,沒想到卻是由陽炎計劃漫畫本所帶來的。當年她第一次推出同人本,苦於沒有足夠的印刷知識及經驗,導致取貨檢查時才發現畫面的排線都沒有了,只能趕工逐本逐本人手繪製陰影,聽上去就是個趕稿修羅場呢⋯⋯

問及出本的困難時,世希坦言她目前並沒有感到困難的地方,但若果要說「在香港出本」的困難之處果然還是審查部分吧。當年的明光社事件,令到創作者對於推出同人本的意欲減低,雖然今場RG32有不少同人本,但就小編所見,被封條包著的同人本數量還是屬於極少數。淫審署的界線模糊,到底自己的創作屬不雅(第II類)還是淫褻(第III類),沒有明確的標準可參考,為了減低風險,一眾創作者只能自我審查,或是索性不推出同人本。


阿珠 (Instagram)

阿珠是一位文手,她十分喜愛「魔法使的約定」這個作品,但奈何香港的同好並不多,甚至以她自己的觀察,香港只有她一人推出魔法使的約定的二創小說本。至於第一次出本的契機主要還是因為台灣有魔法使的約定only,再加上朋友遊說一起參展,於是希望透過同人本與大家交流對作品的感受。阿珠認為與台灣相比,香港的文本數量不多,可能還是和香港人的習慣相關吧。比起文字,大家更願意觀看畫面。文字更需要更多時間閱讀消化,而香港人的生活步伐較急速,喜歡以有效率的方式吸收內容,所以明白文本的受眾相對較少。

但是阿珠仍然很享受創作的過程,她的創作以二創為主,在創作的過程中,像是為原著填填補補一般,寫出原著並沒有描述到的一面。而透過同人場出售同人本,更能將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交流,與同好一起完補原著的世界觀、角色之間的關係等。

關於出同人本的困難之處,阿珠回答果然還是成本吧。本地願意接少量書刊印刷的廠商選擇不多,紙質選擇亦相對較少,所以阿珠都是選擇在台灣印刷。難道台灣印刷完送到香港的運費不貴嗎?阿珠直接舉例給小編,以A5膠裝30頁的同人本為例,香港印刷成本需要大概$30-40本,但台灣印刷連運費卻只需要$20-30本。但當然壞處就是一定不能當Deadline Fighter以及本子印刷有瑕疵但來不及退貨的風險了。


與阿珠同攤的另一位創作者亦是一位文手,她上年年中時入坑了《九龍城寨》這個IP,亦趁年頭港產同人only時推出了她的第一本同人本,主要是因為出本人數不多,希望能讓入場人士能有更多選擇,感受更多人筆下所呈現出來,與原著另一種展開的if線故事。

排版及選擇印刷工藝的過程則是她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有種自己的作品即將完成的興奮期待感。但說到出同人本的困難她亦與阿珠一樣回答是印刷方面,本地廠選擇不多,價錢亦是其中需要考慮的一點,但本地印刷的好處則勝在能做Deadline Fighter。


羊比 (Instagram)

這次RG32並非羊比第一次以攤主身分參加同人展,但卻是她第一次出同人本。在聊天過程中才發現原來羊比是一名表演系學生,但她今次卻一口氣推出了兩本新刊,兩本均是Alien Stage的二創同人本。羊比認為出同人本是一種自我挑戰,像是一場馬拉松一般。她由上年11月開始計劃要出本子,但學生的身分加上自己還參加比賽等忙於各種事務,即使早早已經做好計劃,最後還是要做Deadline Fighter,連續畫了40小時,還要設了每20分鐘要完成一個部分的目標給自己,是相當高壓的創作環境。但當羊比最後成功衝刺送印完的那一刻,壓力通通都消失了,並且開始期待起見到自己傾心爆肝創作的成果。

提及出本的困難,羊比則是感覺「如何講故事」這點比較困難,該怎樣才能透過畫面、分鏡表達自己想描述的故事呢?該怎樣才會令讀者不會覺得OOC(Out of Character)呢?該怎樣才能令大家覺得這是個吸引的故事呢?這些都是每個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課題,每次的創作過程中都會陷入自我懷疑,但希望大家都能摸索出自己的出路。


南瓜 (Instagram)

同攤的南瓜則是原創同人本的創作者,而她推出的是百合原創漫畫《地雷戀》。雖然PL06時已經推出過《地雷戀》,但這場販賣的是加筆後的完整版。在小編採訪過程中,亦聽到有好幾組客人和朋友介紹南瓜的作品,表示「好好睇」、「我喺網上睇過係好正嘅百合本!」等等。

南瓜的原創故事原本只停留在草稿階段,但有見及香港的同人埸都是以精品為主導,而她個人比起精品更偏好本子,喜歡看大家透過同人本描述故事。剛好有同人場打算參加,所以打算藉此機會將草稿化為完成品,推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作為原創故事,比起二創作品更需要花心機經營及推廣,假設銷售低迷的話會令士氣更低落。所以南瓜在出本過程最開心的是,明明以為本子只有親友才會支持購入,卻意想不到居然會完售,而是次RG場所準備的貨量亦同樣完售。深深感受到大家對她的支持及鼓勵,最重要的是對她創作的肯定。


港腐女學 (Facebook / Instagram)

港腐女學的Konnie作為香港BL界的譚玉瑛(編按:這是Konnie轉達男友原話),在9年前的便第一次參展並推出二創同人本,當年她有對很喜愛的CP,喜歡到腦袋會自動不斷想像他們經歷某些事情時會有怎樣的互動,令人興奮的畫面一直佔據著自己的腦海,只能提筆將腦內的想像通通都發洩出來,其後便開始踏上出本之路了。

對她來說,出本的困難之處是預計印量,畢竟香港寸金尺土,若然蟹貨的話,該如何安置這些本子是件令人頭痛的事。蟹貨固然令人頭痛,但Konnie更期待每次參加同人展時與讀者的交流。由其她已經擺攤多年,已經和相熟支持者建立起朋友關係,會交流近況,並非單純的買賣關係。Konnie亦有分享她見證了不少支持者成長,由他們就讀中學,到成年,到出來社會工作階段,以慈祥的目光守望著由大家不能買18禁本子,到不用查身分證便能直接購入,真不愧是BL界譚玉瑛呢。


企鵝萬事屋 (Facebook / Instagram)

企鵝子是場內為數不多,以資訊性同人本作主題的攤主。他的本子題材十分多樣化,不論是香港戲院發展史、漫遊香港鐵路、TRPG系統介紹、軍事主題等均有涉獵。而他第一本推出的同人本則是以軍糧作主題,其實當時他和朋友亦有其他想推出的題目,像是中世紀盔甲或是英軍等主題,但最後因為大家都有食軍糧的體驗,於是便撰下感想,並與此同時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想像若果香港有自己的軍糧的話又會是怎樣的配搭。

企鵝子認為出同人本對他的困難是需要中Topic,因為他推出的是資訊性的同人本,需要作大量的資料搜查,文體亦相對較官腔,與原創及二創的受眾不一樣。但亦因為他是小眾的作品,所以也有自己的固定支持者。

從企鵝子所推出的同人本便能得知他的喜好十分廣泛,他亦有將自己的旅行經歷化為同人本的主題內容。他認為每次推出新刊的過程就像是撰寫日記一般,記錄著自己的回憶,同時亦帶出信息為這個旅程、這種文化、這個地方作總結。


冬日月夏 (Facebook / Instagram)

冬夏和月夏兩人是「冬日月夏」的畫手及文手,他們以二次創作為主,曾推出過多本以《Fate/Grand Order》、《新世紀福音戰士》為中心的同人本。被問到整個出本過程(指由創作到會埸販售)最開心或難忘的事,冬夏月夏有默契地回答同一答案——支持者的反應。冬夏分享每次見到支持者購買到心儀本子,明明很開心,但礙於場合不能把興奮激動表現出來,只能壓制住這些情感時便感到很可愛很高興。月夏亦同樣,當有支持者到他們的攤位面前,興高采烈地和朋友分享「依本好好睇架!」「我有睇過依本寫/畫得好好!」聽到大家對作品的讚賞時是最開心的。

當問到出同人本的困難時,月夏覺得會是時間安排,作為全職人士,平日工作完畢回到家只想好好休息,但若果要準備出本的話,回家後便要繼續每天奮鬥至凌晨二至三點。他亦因為這而出現過勞的症狀,所以要如何投資分配時間便變得十分重要。冬夏則覺得如何吸引人們來買本比較困難,本子需要消化的時間,不像精品類一般,大家覺得畫風合眼緣便會買下。因此為了吸引消費者,他們會設計精品周邊,以套組形式和同人本一起出售,希望大家會藉此購入本子,閱讀他們的同人本,觀賞他們想表達的故事。但冬夏亦坦言反而在思考該推出什麼精品時,比起繪製同人本更花費精力,實在是太多可能性了。因為他們不想僅僅是推出一個漂亮的精品這樣簡單,而是想融入一些概念在其中,讓精品亦能含有意義、表達信息,所以該以什麼形式呈現變了一個難題。


小編在臨近採訪結尾時,亦問了每一位創作者同一問題「你認為喺香港出本,係愛?定係責任?」不少創作者都毫不猶豫地回答「係愛」。始終推出同人本十分耗費心神,沒有愛又哪來的動力出本呢?亦有創作者表示,香港同人場相對較少同人本,精品類的競爭較大,雖然是希望香港的風氣能有更多的同人本,增加作品的多樣性,但以「責任」來形容還是太偉大了。也有人回答「責任」這個詞太被動了,像是種規限一般,創作應該是主動的,不應該像是被「責任」所追趕著一般。當然亦有創作者回答是責任,認為當年香港同人場本子蓬勃,作為創作者也有義務維持「同人誌即賣會」有同人本販售的風氣,不能讓前人所種的樹被砍伐,亦期望能繼續讓後人乘涼。

企鵝子就認為既是愛亦是責任,特別是他所推出的是資訊類型,所以近年亦出了不少以香港文化/地點作主題的同人本,期望能向大家推薦及介紹不同的香港特色,唱好香港故事。

冬夏亦同樣認為愛與責任各佔一半,雖然沒有愛又哪來的本子呢?但冬夏亦期望能透過同人本和讀者對話,「25時,Nightcord見。」是《世界計劃繽紛舞台!》裡面涉及較多青少年議題的一隊,這些問題相信大家青少年時期都曾經歷過,但未必每人都願意將難題向他人傾訴。所以冬夏期望能透過同人本這個媒介,和正在面對這些問題的讀者對話,告訴他們「你並非孤身一人的」。

雖然大家都說「香港同人場沒有本子」,但就小編所見,其實香港同人本的種類十分多元,亦不會出現集中於單一作品題材的狀況。當然這些同人本有沒有引起你的興趣是另一回事,但無可否認的是,香港仍有一班有熱情的創作者正在用愛發電,若果見到感興趣的同人本的話,請不要猶豫購入,或者和創作者傳達你的喜愛之情吧。

人流管制?場地人數上限?

過往在九展舉辦同人展時,行人通道狹窄、攤主通道空間不足、人們摩肩接踵、冷氣不足空氣侷促、信號接收差等問題,在亞博通通得到解決。有攤主分享Day0來場佈置時,廣闊的場地讓他們眼前一亮,擁有海外參展經驗的攤主亦表示偌大的展館讓他們想起了日本Comiket和台灣的CWT。雖然各方面的問題都得以改善甚至解決,但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人流管制。

在第一天下午三時左右,大會開廣播宣布因場內人數眾多,需要實施人流管制,大家都感到十分愕然,因為場內明顯仍有充足的空間容納更多持票人士入場,為何要實施人流管制?其後大家才發現原來亞博官網已列明3號及6號展館可容納的人數上限為5600人,扣除攡主1600人(以800攤每攤2人計算),僅有4000名持票人士可進場。然而場內有800多個攤檔,小編只單純逛一圈已經3小時起跳,何況入場人士還要和攤主交流呢?

亦有不少人質疑展館出入口明顯沒有人在點算人數,場地方如何得出有關數字?但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這並不是什麼難事。理應是愉快的埸合,有不少人山長水遠到亞博,排了2小時以上的隊伍,可惜只能敗興而歸。

為了第二天的活動能順利舉行,以讓持票人士順利入場為目標,RG官方推行了一系列的臨時措施,像是減少現場門票,租借額外展館以增加人數上限等。雖然人流量明顯減少,沒有出現第一天這樣誇張的隊伍,場內依然氣氛良好。場後有人發起投票,統計攤主們的收穫,令人意外的是,雖然入場人士減少,但仍有接近一半參與投票的攤主表示營業額不俗。

投票串的傳送門

場地人數上限這個限制必然存在,但主辦會否能和場地方達成共識,商討出解決方案也有一定的難度。即使另尋場地亦相當困難,舉辦一場大型的同人活動並非易事,需要和多方交流協商,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時間籌備。作為參與者,小編亦衷心期望將來仍會有RG33,能再次在熱鬧的場地感受大家的創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