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人.HKDoujin

一個屬於本地動漫、同人、御宅的媒體

專欄評論

《動畫啟示錄——庵野秀明「動畫界5年崩塌」論(二)》 動畫投資被誰吃了?

文:色狼

 

可能有人認為,近年動畫的DVD/BD不是銷情慘淡嗎,投資者削減預算才是根本問題。但自09年金融海嘯以來,日本每年的動畫製作數量均有上升,DVD/BD的銷量大致持平。加上動畫本身屬成本高、回本期極快的投資,如果做動畫真的不能賺錢的話,投資者一早就抽身了,根本不需要慢慢削減預算。

 

事實是,如下圖所舉例,5000萬日元的製作投資,經過廣告代理、電視台等收費,到達動畫製作公司的預算就只剩下800萬日元了。按2013年統計,動畫產業市場收益達到14913億日元之高,但動畫業界的分成卻只有1834億,佔整體不到12%。市場不斷擴張,理論上動畫製作得到的預算應當提升,但近幾年動畫製作費卻是逆通脹地維持在大約每集1300萬日元左右,這就歸功於對從業員的壓榨了。

02 (1)
動畫制作資金是如何流到製作公司手上

 

03 (3)
動畫製作業界只分得整個市場的一小部分利潤

一方面壓低工資,比如說明明是製作不可或缺的動畫師,畫每張原畫的工資是220日元,不夠14港元。而一集動畫大約有5000張原畫,一卷BD(兩集)售價最便宜都要6000日元,也就是說一隻BD,動畫師拿到的總工資也就只能買360多隻BD。《日本動畫演出家協會》針對動畫產業發表的報告,提到有一位30歲畫背景的畫師是這麼說的:「一方面,動畫DVD讓我覺得貴得難以接受;而另一方面,這些DVD很多都是我參與的作品,而且我卻被支付著如此微薄的薪水來生產這麼昂貴的東西。」

 

另一方面,近年動畫製作更開始外包,最初由中國、韓國人負責,到現時連他們要求的工資也嫌貴了,開始把工作外包給菲律賓甚至印度。日本動畫師的競爭力完全追不上,導致越來越多人才流失。

 

 

04
這群原畫的人均工資恐怕連一片BD也買不起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很奇怪,為什麼5000萬的預算會先被一大群人吃了8成?為什麼要付錢給電視台而不是電視台付錢買播放權?這當中就牽涉到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後,動畫的製作方法了。

 

六、七十年代,動畫製作公司傾向以超低成本承包動畫的製作工作,當時的動畫產量少,且多數為原創,電視台多數安排黃金檔播出。電視台擁有黃金檔的廣告收益下,多數直接向製作公司買下播放權(由電視台出資贊助製作的動畫也不在少數),製作公司甚至能靠原創著作權多賺一筆,低成本製作這個概念也是由這個古早時期確立的。

 

 

到八、九十年代,泡沫經濟爆破,贊助商銳減,加上電視觀眾開始改追綜藝節目,黃金檔期都轉歸給這些節目,動畫的製作成本不變,賠錢風險卻不斷增加,這個時候的動畫業是在走下坡的。直至1995年,一位動畫業人士想到:「既然一個人承擔風險太大,那就一群人上啊!」於是將電影業已普遍在用的合資出品方式引入動畫界,成立了一個製作委員會,出品了一套動畫。

沒錯,這人就是庵野秀明……的同事大月俊倫。

05
製片人大月俊倫在EVA的字幕排行倒數第三,僅次於監督摩砂雪、鶴卷和哉和總監督庵野秀明

 

1995年10月播出的《EVA》,獲得空前的成功。《EVA》對於動畫界的貢獻,不僅止於劇情人設和音樂,更在於有如SEELE的幕後搞手——「EVA製作委員會」,向動畫製作業界展示了一條不止續命的光明前路。自此每年動畫製作的數量扶搖直上,動畫的黃金世代一直延續至今。

06
現時絕大部分的動畫都是以製作委員會模式進行製作

 

07
可以說1995年《EVA》的成功,造就今天的動畫盛世

製作委員會是兩面刃

在製作委員會制度下,廣告代理商負責尋找投資者,再向電視台購買深夜檔的播放時段(至於為什麼是深夜檔這個另有原因,本文不贅述)。這制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第一,單純的動畫製作公司,只能分到3種利潤——製作預算,周邊肖像權分紅,以及所有的DVD/BD收入。例如《涼宮春日的憂鬱》,就算製作公司《京都動畫》如何被觀眾擺上神檯,她的收入也是有限:《God Knows》CD大賣賺的是Lantis,遊戲大賣賺的是Bandai,小說大賣賺的是角川;就算你是忠誠的SOS團員,屋內放滿實玖瑠和萌神手辦,只要你不買一片DVD或BD,《京都動畫》就不能從你手上賺取一分一毫。

 

第二,廣告代理商和電視台為了保障自己的利潤,不論作品大不大賣,都會先收取定額費用,尤其是廣告代理甚至會加入製作委員會以分成肖像權費,在這情況下,不難想像最後才得到資金的製作公司處境有多悲哀了。別忘了,這還沒有算進製作總包/分包,中間的抽佣呢。位於下游的公司,往往只能拿到少得可憐的資金。

 

如此一來,各位讀者也不難明白,為什麼漫畫/遊戲/輕小說改編的風氣為何如此盛行,而這些改編作品的動畫質量為何普遍地低下了。對擁有各種版權的投資者來說,動畫就像是廣告一樣的宣傳工具而已,真正賺錢的是發售周邊和原作;而對動畫製作公司來說,製作精良的動畫並不一定能提升他們的利潤(光碟銷量),反而大大增加賠本的風險,所以當然是以做好成本管理為首要任務,推而廣之,就是加大壓榨動畫師在內的各種從業員了。至於用原創動畫推動新周邊的風險更加是無限大,恐怕在廣告代理商階段就一早掐死了。

 

依靠製作委員會來製作動畫對動畫業界絕不健康,但放棄製作委員會的話,根本難有多少套動畫能被製作出來,動畫業在這個帳面上欣欣向榮,實際上滿布陰霾的道路上高速前進,庵野秀明就是在警告動畫創作正步向寒冬。

 

那麼,日本動畫究竟有沒有出路呢?(待續)

 

 

One thought on “《動畫啟示錄——庵野秀明「動畫界5年崩塌」論(二)》 動畫投資被誰吃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