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用語流行 與文言文與用字優美有關?》

文:Kiri

前言:日語漢字在香港潮語中的滲入程度奇高,例如放題、入手、執事、課金等等都成為8090後的潮語。某天有一位香港網友向本人請教這一個問題,本人試擇錄其看法,與各位分享。

 

對於「日語漢字在香港潮語中的滲入是否因其用字優美及與文言文有關」這個議題,本人首提出以下五個問題,其後逐點深入探研。

 

第一、最流行的字「放題」、「入手」、「課金」、「腹黑」好優美嗎?何處和文言有關?

第二、來自古典中文「遠慮」、「風邪」又不見很流行在港式中文?

第三、流行用字集中在消費文化方面,是否只因為商家想食住「崇日」條水、純因為「潮」,和文言文無關?

第四、大陸也有流行語在香港很流行,也不是因為優美吧。「小三」、「光棍」也不優美,港人揀外來語作為香港潮言時是著重「優美」還是「廣泛使用」還是「流行」?

第五、日本潮語是否也是局限在某些圈子使用?(例如「紺色」「生成」在香港Lolita 圈是定番用字吧-留意定番也是日語!)

 

「其實何謂優雅乃用字委婉,以華夏既謙虛加上英式紳士既拐彎抹角。」

Jason Kong:其實何謂優雅,只係用字委婉,我地以華夏既謙虛加上英式紳士既拐彎抹角就比較易理解。等於書信中會稱呼對方做「台(臺)端」,唐代官員有官職會叫作「御史臺」,我猜測就是來自官員工作辦事的桌子。「台端」跟「閣下」也有一種避免直接稱呼對方的敬意在。古時不論中西方,直視皇帝都被視為一種不禮貌不敬的行為。

 

說回日文,
「課金」就是付費,可是不直接叫人比錢,以係叫「課金」,感覺就多了層演繹空間。
「放題」就是任做、自由的意思。現代漢語的「放」字只會用作動詞,例如「放低(放是動詞)」、「放棄(兩個字相近意思)」、「放學(放:散去)」
而「放題」,題是指定的東西,放在這兒的解釋則類近「如追放豚(孟子)」、「獄之放紛(左傳)」的放逸、放縱的意思。
其實就是某些漢字本來已經不會再這樣使用的意思重新再使用起來,新奇之如又有種熟悉感。

 

其實讓我想起這個題目的,是因為日文作為一種外國語言,香港人對它的感覺跟英文、韓文等語言很不同,日文的漢字部份很易被中文語言吸收。當然因為當中漢字的部份我們完全讀得出來,而一些意思是相同,一些卻又完全不同,造成了日文對我們來說既遠又近的感覺。漢字的意思不同其實又不是完全不同(除非像「邪魔」這些極有可能是誤傳造成的後果)只要用文言的方法去解一解,其實大部份漢字的解得通。我就想會不會是這種漢字被重新演繹及以很久沒被使用過的方式創造出新用詞,而讓人有這種著迷的效果。

 

「流行用字集中在消費是否只因為商家想崇日、純因為潮?」

Monei Tang:我覺得是因為日本「畫面」優美,而不是「文字」優美,12274361_1085755634769260_8762332681131841942_n

所以用「文字」時直接聯想到「畫面 」,才給人「文字」優美的錯覺?

 

Cain Lau:我覺得是日本文化給人的印象優美(日本重視包裝&質素,買過真正日本貨的會看到日本人對品質控制的要求很高)。日語漢字令人聯想到日本的文化,例如你說執事大家會立即想到那些穿著西裝風度翩翩的男士在背後為你打點一齊。又例如”放題”會聯想到是一些食物很齊整地排列在一起。

 

Milka Wong:雖然第一波日語漢字係維新後大批滲入過,不過果陣係中文未黎得切翻譯咁多新事物,班去日本留學生就直接用,主要係便利。而家主要是店家出於「懶係日本野」先至直接成個字導入,所以搬過黎既字通常都係同「商店」「購物」有關,例如「激安」「割引」「課金」…與「用字優美及與文言文」完全扯唔上關係。

 

「錯!其實部份日常潮語漢字真的和文言文有關!以課金和入手為例-」

David Chiu:淨係記得「租課」呢個用法,搵左一搵。講打稅:Screenshot_2012-12-31-18-15-01b

租課、課….租

香港政府:應課租值、應課稅品。所以課金,即係同比人「打稅差唔多」:「下!又出?今個月冇咩錢喎!又要我課金」

》倉部、左戶、左戶,掌天下計帳、戶口。右戶、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課
》每至秋熟,準其見苗,以理勸課,盡令出粟。稻麥之鄉,亦同此稅。各納所在,為立義倉。《通典》

但古書西遊的用法就同稅無關:
《西遊記》中記有「龍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說,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

 

若論「入手」;
全唐詩、宋詞有大量「入手」,如果單論入手=到手

 

白居易。聞楊十二新拜省郎
官職聲名俱入手,近來詩客似君稀
陸游。遣興
酒量愁翻減,詩聲老轉低。
日高羮馬齒,霜冷駕雞栖。
已判功名迕,寜論簿領迷。
賴無權入手,軟弱實如泥。
太平廣記。杜子春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未受之初,憤發,以為從此謀身治生,石季倫、猗頓小豎耳。 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適之情,又卻如故。
池北偶談。吹笛
鄰有富人察其人甚熟,欲委以財千緡。初不可,堅諭之,乃許諾。錢既入手,遂不聞笛聲,但聞籌算聲耳。其人大悔,急還富人錢,於是再賣餅,明日笛聲如舊。
陸游。燈籠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然而,似乎古代入手仲有一個用法係時間有關:

 

白居易。蘇州李中丞以元日郡齋感懷詩寄微之及予輒依…兼呈微之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貴一年年入手
白居易。歲夜詠懷
遍數故交親,何人得六旬。今年已入手,餘事豈關身
邵雍。府尹王宣徽席上作
又喜一年春入手,萬花香照酒巵紅。
又、
八股文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讀罷David Chiu意見,Jason Kong再提出以下:
其實我們現在常用的「入手」就是「從這本書入手(上手)」的用法吧?

 

「因此或許可推論,入手等於到手就是日語保留了古文的意思而來。」

「上手」(日語意思:利害、出眾)在文言文沒有類似的用法。

 

「大手」就找到幾個,其中一篇:

曾布 江南好 憶江南
江南客,家有寧馨兒。三世文章稱大手,一門兄弟獨良眉。藉甚眾多推。千里足,來自渥洼池。莫倚善題鸚鵡賦,青山須待健時歸。不似傲當時。

三世文章稱「大手」應該就是「大師」的意思,不過也和日文「大戶」的意思有出入。
1 高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古者,卜以決疑,……且十中六七,以為上手。」

 

2 位次較尊的一側。《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見一所林子裡走出兩個人來,上手的是陳乾娘,下手的是王婆。」《水滸傳.第一○九回》:「那麻札刀林中,立著兩個行刑劊子,上手是鐵臂膊蔡福,下手是一枝花蔡慶。」

 

3 先前的經手人。《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我賭氣不賣給他,他就下一個毒,串出上手業主拿原價來贖我的。」《福惠全書.卷三.蒞仕部.清查之法》:「其徵收有前任上手交下存庫者,有前任上手民欠未完接徵者,俱要作前任經收之數。」

 

4 到手,達到某種目的。《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看見人家有些顏色的婦人,便思勾搭上場,不上手不休。」《紅樓夢.第一五回》:「那秦鐘也極愛他妍媚,二人雖未上手,卻已情投意合了。」

 

5 開始。《野叟曝言.第一二五回》:「一上手,便是一二十大杯!」

 

6 先例、榜樣。元.無名氏《陳州糴米.第二折》:「我也曾觀唐漢、看春秋,都是俺為官的上手。」

 

至於「下手」:
1 知識淺陋或技能低劣的人。清.惲敬〈與李愛堂書〉:「今敬表春麓先生,自謂舉一羽 而知鳳,睹一毛而知麟, 世間下手,存買菜之見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

 

後記:只有發問,才會有思考和討論。課金與入手,貌似源自古代中國;而放題等目前似乎就未有人提出古代用法了。如果你有任何資料,歡迎在留言處繼續討論下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