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港式日本偶像」的煉金術?- 從文化人類學角度探討本地日式偶像組合乙女奇蹟》

序言 「港式日本偶像」的迷思

有言文化人類學是一門能「化不熟悉為熟悉,化熟悉為不熟悉」的人文學科。誠然,縱使是生活在遠離現代文明的原始村落土著,其行為也定必有著可解釋的人類理性思維;但相對地,即便是我們每天所身處的現代都市,亦恐怕總會有著一些我們一時難以完全理解的文化領域。而筆者這次嘗試以文化人類學角度探討的對象-本地日式偶像組合乙女奇蹟,便正正不論是就日本偶像文化而言,還是就香港本地文化而言,都似乎是屬於「異數」的一類存在。

乙女奇蹟(日語:乙女ライラックル),是由日本著名偶像舞台劇製作公司Alice-in Project以打造「港日親善偶像」為概念,於2014年開始籌劃並於翌年正式成立的本地日式女子偶像組合。組合中七位成員(包括五位正規成員、兩位研究生)雖然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女孩,但組合卻是香港現時首隊亦是唯一一隊以全日式技術營運的女子偶像組合。故即使是不熟悉日本偶像文化的「新手」們,只要出席一次乙女奇蹟的活動,也想必會體驗到不少奇特而有趣的文化衝擊現象:例如成員們表演時明明是以一腔流利的日語載歌載舞,MC環節或是握手會的時候卻會滔滔不絕地以廣東話談天說地;粉絲們私下固然是以母語廣東話交談,但在觀賞表演時則會以日語興高采烈地大聲喊著MIX等。而筆者當然也不例外,自己雖然一直都有留意著日本偶像組合如AKB48、乃木坂46等,但自從於去年末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欣賞乙女奇蹟在商場舉辦的演出,也有如突然走出了自己所熟悉的純日式偶像文化領域一樣,體驗到了不少文化上的衝擊,也逐漸對其獨特的文化特質產生了興趣。

然而根據文化相對主義理論(cultural relativism),每一個文化行為也不應該透過其他文化的角度貿然下判斷,而只有從該文化本身的價值出發「同情地理解」,才能得出客觀的定論。故筆者將於本文綜合自去年12月起於乙女奇蹟大大小小的活動上所進行的參與式觀察所得資料,嘗試以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從不同層面剖析該組合獨有的文化特質,並略抒管窺之見。

1)文化融合v.s. 文化混種?

一旦提到近年的日本流行文化,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馬上想起的關鍵詞便是「偶像」二字。例如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著名偶像組合AKB48,便驚人地能在因盜版問題及網絡普及的影響下逐漸凋零的日本樂壇上一枝獨秀,不但自從2010年所推出的單曲《Beginner》起至今仍然維持著銷量逾百萬的記錄,也帶動起了一股席捲日本全國、以至亞洲的偶像風潮。而至於香港,雖然無可否認地韓國流行文化在近年來影響力居高不下,但日本流行文化亦自九十年代的日劇風潮以來始終有著一定數量的支持者,故AKB48亦曾經選擇於2010年末在香港營辦官方專門店,並定期舉辦握手會等活動。

而乙女奇蹟這隊偶像組合,正是在這股日本偶像風潮下應運而生的一次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的嘗試。據Alice-in Project公司製作人鈴木正博接受報章《香港01》訪問時表示,雖然組合中的成員都是香港人,但為了貫徹製作「港式日本偶像」這個分針,故雖然會從日本派專人來港提供唱歌、跳舞、服裝、化妝以至錄製單曲等技術支援,但成員們主要受訓和展開活動的地方仍然會是香港,「務求把兩地色彩融會貫通」。

誠然,綜觀乙女奇蹟至今為止的軌跡,的確頗為符合文化融合的要旨:即透過容許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滲透,去蕪存菁,從而整合出一種同時具備兩方或多方文化的優點的文化混合體。如在日本文化方面,以乙女奇蹟所舉辦的多次Live活動為例,所表演的歌曲絕大部分都包括由日本公司製作的四首原創日文歌曲、以及一些廣為人知的偶像與動漫歌曲,舞蹈亦多以日本偶像的可愛風格為主。而在本地文化方面,到了Live的MC環節時,成員們便會自然而然地轉以熟悉的母語廣東話相互閒聊、說笑等,而握手會時也當然會與同是香港人的粉絲以廣東話交流,更甚至會舉辦BBQ大會這種日式偶像較少舉辦的「港式」活動。驟眼看來,乙女奇蹟的營運方無疑已融合了港日兩方文化的優點,並善用在地化(localization)與文化接近性(cultural proximity)等策略,製作了一隊能夠「左右逢源」的港式日本偶像。

可是,所謂刃無兩面鋒,這種純粹的文化融合事實上也有著致命的弱點-文化原教旨主義(cultural fundamentalism)。文化原教旨主義就如今天耳熟能詳的宗教原教旨主義,是指受眾由於被一種特定的文化影響極深,導致不能接受該種文化被任何外來文化所「污染」,堅持只會接受「原汁原味」版本的情況。故正如筆者剛接觸乙女奇蹟時,本以為先推薦給身邊一些接觸日本偶像文化已久的朋友們會較易成功,想不到得到的回覆大多都是:「唔係掛,講廣東話既?」、「下?唔係日本人黎架?」等,都是因為這隊以日式技術運營的偶像組合滲入了一些對他們而言有如「異類」一樣的本地元素而馬上嗤之以鼻。相對地,對於一些較少、甚至未曾接觸過日本偶像文化的一般大眾而言,由於乙女奇蹟所表演的歌曲幾乎全部都是以日語演唱,難免會令他們因面對巨大的文化差異而減弱對組合本身的興趣。

故筆者認為與其純粹地進行港日文化融入,何不選擇以文化混種(cultural hybridization)的方式來另闢新徑?與單純地融合兩種或多種文化不同,文化混種是指透過容許文化彼此接觸、交流,從而催生出一種具備獨特性的新文化。以筆者於3月觀賞由乙女成員們客串演出的《戰國降臨Girls》舞台劇為例,雖然演員陣容除成員們外都是其他日本偶像,但劇本卻是為了這次海外演出而滲入不少本土元素如安排日本戰國歷史人物與中國歷史人物作戰等,並減少日文對白、增加武打場面、以及加上適量中文字幕,無疑是在調適港日兩方文化的影響力的同時,創作出一種就風格而言別樹一幟的劇目,展現了文化混種的獨有優勢。營運方究竟能否最終創造出一種只有在乙女奇蹟的活動上才能體驗到的獨特之處,相信仍有待觀察。

2

2)流行文化v.s. 次文化?

由於世上所有文化都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人在傳承過程下學習所得的行為規範,故絕大部分都具備了流動性,會自然地隨著社會發展而衍生出不同的變體-即次文化(sub-culture)。而新生的變體與固有的本體也往往會處於一種有如相互對立的狀態,一方面變體因渴求抗衡或改革本體而生,另一方面本體也渴望憑藉其固有的影響力維持著凌駕於變體的地位、甚至予以吞噬。而倘若將之套用到日本偶像文化的情況,便正正是指地上偶像與地下偶像之間的差異。

地上偶像無疑便是指以AKB48等為代表,不但經常曝光於主流媒體的鎂光燈下,同時粉絲們的應援也普遍較為「文靜」,以揮舞螢光棒及呼喊較簡單的三段MIX為主。就像鏡子的兩面,地下偶像則縱然較少出現於主流媒體,但其最大的特色便莫過於是五花八門的「wota藝」,以著名地下偶像組合假面女子為例,除了變化多端的MIX外,在歌曲的特定時機粉絲們更會合作進行一些特別的應援動作如「人間神輿」等,Live的氣氛大多較為高漲。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文化相對主義理論,就人類學角度而言,世上各種文化並無優劣高低之分,只有透過從特定文化的價值帶著同理心予以理解,方能得出客觀而準確的定論。故無論是地上偶像文化,還是地下偶像文化,理應都有著其各自的長處與缺點所在,任何人也無法判斷到底是地上比地下優越、還是地下比地上優秀。然而,乙女奇蹟的應援文化卻似乎恰巧座落於兩者之間。誠然,由於地上偶像較能滲透主流媒體,在香港等海外地區的影響力自然較大,故據筆者觀察(其實也包括筆者本人),乙女奇蹟的粉絲們大多都是傾向採取地上偶像(特別是AKB48)的應援模式,即揮舞螢光棒及三段MIX。但相對地,較早前亦有一部分的粉絲開始傾向、甚或希望倡導較能帶動表演氣氛的地下偶像應援模式,如走到台前作wota藝等。

由於「東風壓不倒西風,西風亦壓不倒東風」,加上運營方本身並無特定取態,故乙女奇蹟的Live便經常處於文化混雜(cultural complexity)的情況,一方面有粉絲只會安坐於座位上揮舞螢光棒及喊MIX,另一方面較早前卻又有著一些粉絲們熱情地走到台前作各式各樣的wota藝。

但客觀而言,若整體應援風氣偏向地上偶像一方,便無疑易於招致上文提及的文化原教旨主義者的比較、甚或垢病;但如偏向地下偶像的一方,亦有可能導致所謂部落主義(tribalism)的現象,即由於有著只有局內者(insiders)才能理解或完全掌握的複雜文化知識,致使局外者(outsiders)難以融入其中,造成雙方之間的長期相互忽視、甚至誤解的問題。故筆者認為運營方短期而言應繼續默許這種文化混雜的情況出現,使地上地下雙方的局內者也能夠容易融入粉絲群中成為一份子;長遠而言則留待文化的流動性自然決定哪一方的應援文化能成為具壓倒性的主導,方不致上述兩難困境出現,窒礙組合的未來發展。

3

3)文化輸入v.s. 文化逆輸入?

自上世紀交通及通訊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導致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文化不再如以往科技落後的時代般受制於地域及時差的阻隔,不僅跨國文化互動變得愈益頻繁,而且包括你我在內的每個人也變相仿如置身於一個龐大的「全球文化超市」(global cultural supermarket)之中,能夠隨時透過發達的資訊科技如互聯網等自由地選取、消費自己所喜愛的文化,以至尋找各自的文化身份認同。

而根據營運方的說法,乙女奇蹟最初成立的概念為「港日親善偶像」,希望能夠透過按照日本模式在香港成立一隊具本土特色的「當地偶像」(ご当地アイドル),從而為香港及日本兩地文化搭起一道溝通、交流的橋樑。然而據筆者觀察,比起貫通港日兩地的文化,運營方實際上似乎更傾向於進行文化逆輸入(cultural reversion)的工作,即試圖把作為已完成在地化過程的日本流行文化產物-偶像逆向地推銷回原產地日本。

而乙女奇蹟的活動中最富文化逆輸入色彩的便莫過於成員Mitsuki於3月應邀到日本演出的三場活動。由於筆者於乙女成員中最為欣賞Mitsuki,故也順理成章地赴日觀賞了這三場演出。雖然Mitsuki是地道的香港女孩,但由於出道以來一直接受著營運方日式偶像的訓練,故其本身也可說是一個匯集了港日兩地文化特質的「文化混合體」。然而,由於Mitsuki是首次赴日演出,而這三場演出又是以地下偶像演出為主,故在帶有部落主義色彩的地下偶像文化主導的環境下,理應難以一時吸納當地粉絲加入應援之列。

但有趣的是,每次當Mitsuki表演完畢,努力地以其未算純熟的日語自我介紹「是從香港遠道而來的日式偶像」之後,便往往出現了令筆者大感驚喜的現象:不少日本的粉絲們似乎逐漸對這位「特別的來客」開始感興趣,更甚至在其後的表演中與筆者及其他從香港遠征日本助陣的粉絲們一起喊MIX應援。撇除日本粉絲們的個人情感及愛好,就文化人類學角度而言,這正正就是善用文化差異所能帶來的一大利處。正因為Mitsuki並非土生土長的日本偶像,並謙虛地表明自己是「日語苦手」,便能卸下當地文化原教旨主義者的比較意識,避免因此遭受不必要的垢病,並能成功以適量但不過度的文化差異引起當地粉絲的好奇,可謂化險為夷(笑)。

4

然而,縱然如此,客觀而言Mitsuki此次的赴日演出亦只能理解作單向的文化逆輸入,某程度上著實與組合最初成立的概念-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當地偶像」南轅北轍。根據學者田中秀臣指出,發源於日本的「當地偶像」的原意是為了振興東京都等繁榮都市圈以外的地方縣市經濟,同時把具有相同「本土意識」的偶像與粉絲連繫在一起,形成「以當地為中心投放熱情」、從而能長久經營下去的偶像事業。

可是,縱觀這三場日本的演出,令筆者意外的是,除了自我介紹外,Mitsuki便沒有再次提及香港,或是與在場的日本粉絲們分享香港文化的一些有趣之處。誠然,畢竟日本是偶像文化的發祥地,社會環境亦自然遠較香港適合發展偶像事業,但筆者認為營運方如只一味著眼於如何把在地化後的「日本偶像」逆向地推銷回原產地日本,卻忽略了保留、以至發揮固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文化特質之重要,恐怕長遠而言即使成功進軍日本,也會失去了組合本身有著作為「港式日本偶像」這種特殊的文化身份認同(cultural identity)所具備的獨特性,同時引來當地文化原教旨主義的比較意識,未免是弊多於利。

後記 日本偶像文化全球化的實驗

就文化人類學的學術角度而言,毋庸置疑地,乙女奇蹟這隊以嶄新概念建立的偶像組合的運營方針的確有著上述所論及的不少值得斟酌之處,同時也有著頗大的改善空間。然而,與重視量化研究的社會科學不同,人類學者始終相信著「人」本身才是主宰著文化、以至整個社會未來的最大決定因素。自從去年在偶然的機會下認識這隊組合,看到每個成員們都一直付出著極大的努力,始終堅信著自己的夢想,持續不斷地挑戰著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實在不得不令筆者自愧不如。

縱然就如日本偶像文化能否最終被普及至全球一樣,乙女奇蹟距離創出真正的「奇蹟」似乎尚有一段漫長的路,但筆者也始終相信著美國著名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的一句名言:「別懷疑,少數有心的志士便能改變世界。」

5

Shing

遊走於日本偶像活動的人類學愛好者,一廂情願地相信著人類學與偶像都能拯救世界。(笑)

More Posts

Shing

遊走於日本偶像活動的人類學愛好者,一廂情願地相信著人類學與偶像都能拯救世界。(笑)

One thought on “《打造「港式日本偶像」的煉金術?- 從文化人類學角度探討本地日式偶像組合乙女奇蹟》

  • chleo3399@gmail.com'
    22 7 月, 2016 at 9:30 下午
    Permalink

    看來筆者沒接觸過香港另一隊組合Ariel Project(アリエルプロジェクト)
    她們的演出風格跟營運公司走的路線都與乙女有所不同
    希望筆者能對她們也產生興趣作再作出比較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