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吧!地下鐵! 東京地鐵十三姬全攻略!》

文:燕提督
(原文章於香討刊載,經修改後再刊出)

 

山手線的主要車站(下)一直生不出來QAQ 先用介紹地鐵的文代替。

東京地鐵的第一段路線於1927年通車,是亞洲第一條地鐵。區間是現時銀座線的上野⇋淺草。

當時的淺草是東京最熱鬧的地方,但不在山手線上,為了解決淺草的交通問題,特別興建一條地鐵來往上野與淺草。

通車當時可謂萬人空巷:大批市民排隊數小時只為了享受數分鐘在地底下奔馳的新鮮感。

照1
當時的地鐵列車1000系,創新採用全鋼鐵製的車卡,可防止火災;同時採用車掌統一操作的自動門,可防止乘客墜落路軌,並設有防止列車闖紅燈的保安裝置,在當時來說十分先進。

如今,地鐵是東京的一大主要交通工具:有十三條路線,東京Metro 9條,都營地鐵4條,每日客運量達到643萬人次。

東京地鐵的服務水準實屬世界上乘:列車相當準點,很少故障或運休,車內相當的乾淨,看不到塗鴉。而且冷暖氣齊備(雖然不太冷),還有相互直通運轉,可以從很遠的郊外直達市區各地,中途免換車。

 

 

東京地鐵大哉問1:為何東京有東京Metro和都營地鐵兩間經營地鐵的機關?

答:這是歷史問題。

剛剛所提的「上野⇋淺草」的東京最早地鐵路線,是由有地下鐵之父之稱的早川德次經營的「東京地鐵公司」興建的。

後來路線慢慢延長為「上野⇋新橋」,另一間鐵路公司,由「強盜慶太」之稱的五島慶太也興建了「涉谷⇋新橋」的「東京高速鐵道」,最後兩條地鐵接通,成為現時銀座線的前身。

兩間公司在1941年時,因為太平洋戰爭的關係被強迫合併為一半公營半民營(公營資本由國家管理,民營資本當初由東京各私鐵,1951年後改由東京都管理)之「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簡稱營團),「帝都」指帝國的首都(東京)「高速度」則是因為地鐵快過路面上的巴士、路面電車(都電)。為何要合併呢?因為地鐵有防空功能,應由國家管理。

營團一路存續到2004年民營化改制為「東京Metro」為止。現時東京Metro的路線大多都是營業狀況比較好的黃金路線。

都營地鐵則是由東京都交通局自行經營,在戰後,東京都認為光靠國家的力量興建地鐵速度跟不上都市發展,所以另起爐灶自己蓋地鐵,不過都營地鐵的路線比較「雞肋」,營業狀況較差。

如今有合併兩間地鐵經營機關的建議,但仍未落實,不過只要購買「聯絡乘車券」就可以一票到底的搭乘,轉乘時可以節省70日圓(其實日本鐵路兩間公司轉乘通常無優惠或是只有很少優惠,70圓是很好的)。此外,原本九段下站月台分隔半藏門線(東京Metro)與新宿線(都營)的牆壁也在去年被拆除,乘客不用上樓過轉線閘機就能直接跨月台換車。

照2

 

昔日營團的Mark,外面那圈代表地鐵隧道,裡面的S代表「4S」,即Subway(地下鐵) Safety(安全) Speed(速度) Service(服務)

 

東京Metro的Mark是淺藍底白色的M字,該M字就代表Metro(大都會)

都營地鐵(以及其他東京都經營的巴士、都電)的Mark是一個綠色的T,這綠色的T即是東京都官方識別標誌,長的像東京都木銀杏的葉子。T代表Tokyo(東京),綠色代表繁榮與安定。

 

 

 

 

東京地鐵大哉問2:為何東京地鐵路線彎彎曲曲的?

照3
東京的地鐵路線圖,相當曲折

答:因為東京有皇居,地鐵路線必須繞道而行(天皇地位崇高無上,誰敢在天皇住的地方底下挖洞呢?),偏偏皇居周圍有許多熱點:大手町(大量寫字樓)、霞之關(大量政府機關)等,地鐵路線經過可以增加客量及方便性。其他的市區熱點則多在山手線上。此外東京地形比較複雜(特別是山手線新宿、涉谷等地一帶),道路彎彎曲曲,為了遷就這些皇居、熱點和彎曲的道路,所以地鐵路線也跟著彎彎曲曲。

 

 

東京地鐵大哉問3:為何東京地鐵有很多「相互直通運轉」?

答:為了方便東京近郊各私鐵的路線能駛入東京都中心,或紓解國鐵(現JR)若干路線的負擔,故東京許多地鐵路線實施「相互直通運轉」,你家的車開入我家的路線,我家的車開入你家的路線。

相互直通路線有些班次很多,例如東急田園都市線幾乎每一班車都駛入地鐵半藏門線,但是小田急線的列車平常一小時開入地鐵千代田線內的列車只有2班(其他列車都是開往新宿總站),繁忙時間的班次才較多。

為何不讓私鐵自己在都市中心蓋地鐵路線?因為這樣會變一城N制,都市交通會很混亂,不同公司之間換乘會很麻煩,所以東京的地鐵統一由營團(>東京Metro)或東京都交通局建設管理。但缺點是相互直通運轉兩間公司的車費需要分開計算(而且通常都沒有優惠)。

 

 

地鐵十三姬 完整全攻略!

(東京Metro)銀座線 1927- (涉谷⇋淺草)

銀座線是最早開通的地鐵路線,當初新橋⇋淺草的路段由有「地下鐵之父」之稱的早川德次領導的「東京地下鐵公司」興建,而新橋⇋涉谷的路段則是有「電鐵王」之稱的五島慶太領導的「東京高速鐵道公司」興建的,兩段路線在1938年通車,一開始是分開來行走,後來才直接貫通。

銀座線行經許多熱鬧商業舊區,繁忙時間2分鐘就來一班車,非繁忙時間3分鐘也有一班車。

 

(東京Metro)丸之內線 1954- (本線:池袋⇋東京⇋新宿⇋荻窪 支線:中野坂上⇋方南町)

丸之內線的路線呈現倒C型,由池袋繞經東京前往新宿、荻窪,因行經丸之內商業區而得名。

丸之內線的路線很好,行經多間政府機關的霞之關及許多寫字樓的丸之內/大手町一帶,因此繁忙時間的班次最短1分50秒就來一班,一小時內開出32班車,是日本第一密集的班次。

御茶之水一帶的聖橋可以看到JR中央快線(橘線),JR中央總武慢線(黃線)和地鐵丸之內線三鐵交會,是非常有名的景觀。

 

(東京Metro)日比谷線 1961- (北千住⇋中目黑)

日比谷線是配合東京在1964年舉辦的奧運而趕工興建的路線,也是營團(東京Metro)第一個實施直通運轉的路線,兩端分別銜接東武伊勢崎線(現改為晴空塔線)與東急東橫線(目前東橫線已經取消直通)

因為實施直通運轉,令東武伊勢崎線大有發展。在此之前伊勢崎線總站在淺草,無法銜接山手線,發展受限,接上地鐵後生意即一飛衝天。

 

(東京Metro)東西線 1964- (西船橋⇋中野)

顧名思義,東西線東西橫貫東京市區,以前營團時代的路線圖當中東西線是「筆直的穿過東京「,東西橫貫可疏導國鐵(現JR)中央/總武線負擔。

雖曰地下鐵,但全線30km當中有14km在地上,是因為早期興建時沿線都是魚塭農田。還曾發生列車遭龍捲風襲擊的意外。

東西線是日本第一條實施「有飛站快速列車」的地鐵(雖然飛站區間只有東陽町⇋西船橋),由於此線是千葉縣船橋等地上班族前往東京市區的最快路徑,沿線也因為地鐵通車而大有發展。因此早上繁忙時間擁擠率極高,達到199%,是日本私鐵第一。

 

(東京Metro)千代田線 1969- (本線:代代木上原⇋綾瀨 支線:綾瀨⇋北綾瀨)

千代田線是為了疏導日比谷線及國鐵(現JR)常磐線負擔(常磐線原本只有2條路軌,配合千代田線興建各站停車慢線直通千代田線,既有上野總站的舊線轉為長距離用的快線)而新建的路線,與日比谷線相似的是,常磐慢線沿線(綾瀨⇋取手)也常被稱為千代田線。

千代田線是東京東北,千葉東葛地方等地前往東京市區的最快路徑,在1984年時擁擠率達到260%之高,直至後半藏門線延長至押上後才得以紓緩,目前是177%。

2008年起,千代田線有小田急浪漫快車駛入成為一大話題,因為要額外收錢的特急列車是第一次進入地鐵路線中。

 

(東京Metro)有樂町線 1974-(和光市⇋新木場)

為了疏導丸之內線的負擔,而興建此路線。

此路線當初通車時,有「試用」過自動閘門,但因為當時大部分車站都沒有賣自動閘門用的車票,一般普通的車票丟進去會害機器故障,所以最後失敗,一直要到十多年後(1990年)才成功的正式用自動閘門。

 

(東京Metro)半藏門線 1979- (涉谷⇋押上)

此路線的涉谷⇋水天宮前是為疏導銀座線而興建的,不過興建時一直受阻:因為當時有許多反對興建地鐵的運動。涉谷⇋三越前原本計畫1975年全通,但是光通涉谷⇋青山一丁目就拖了4年,1979才通,通到三越前的時候已經1989年了。

而水天宮前⇋押上則是為了疏導千代田線擁擠而興建的,於2003年通車並與東武伊勢崎線直通運轉,完工之後紓緩了千代田線的負擔。

如今半藏門線是東京車站最少的路線,只有14站。

 

(東京Metro)南北線 1991- (赤羽岩淵⇋目黑)

南北線是東京第一條自動運轉,一人運作(只有駕駛沒有車掌)的路線,全線都裝設了與香港一樣的全高式月台幕門(其他路線都只有半高閘門),也是最早使用多次儲值票「NS Metro Card」的路線。南北線在1960年代就已經規劃,但是因故延遲甚久,第一段路線通車已經是1991年了。

因為縱貫東京南北的乘客較少,所以南北線列車只有6個車卡,比起東西、千代田線等的10卡短了不少。

 

(東京Metro)副都心線 2008- (和光市⇋涉谷)

此線是要紓解山手線池袋⇋涉谷段擁擠而興建,是東京最新最火熱的地鐵路線,讓東急東橫線、西武池袋線、東武東上線能夠直達池袋、新宿、涉谷等副都心地區而備受歡迎。

小竹向原⇋和光市之間與副都心線共用,而小竹向原⇋池袋的路段在1994年以有樂町新線之名義先行啟用。

 

(都營地下鐵)淺草線 1961- (押上⇋西馬達)

第一條都營地鐵路線,也是日本第一條實施相互直通的地鐵線。

當初京成電鐵還特別加寬軌道寬度來迎接地鐵以及京急的直通運轉。

此線一大特色就是絕大部分路段都在山手線外。因為與許多其他鐵路平行,擁擠率116%是東京的地鐵中最低的。

 

(都營地下鐵)三田線 1968-(西高島平⇋目黑)

三田線與南北線一樣都南北縱貫東京,差別是三田線春日⇋白金高輪間路線較靠西,南北線靠東。

此線志村坂上⇋西高島平位於地上,長度5.6公里是都營地鐵最長,由於規劃時不斷修改路線,因此有許多S型急彎。

與南北線一樣,因為南北往來需求較少,列車只有6卡。另白金高輪⇋目黑與南北線共用。

 

(都營地下鐵)新宿線 1978- (新宿⇋本八幡)

新宿線與東西線一樣都東西橫貫東京,為了與東西線、中央/總武線等競爭,是日本第一個「全區間有飛站快車」的地鐵路線。

該線軌道寬度相當特殊,是1372mm,是為了配合直通運轉京王電鐵的軌道寬度,而此一軌道寬度來自東京的路面電車,京王為了要直通路面電車(雖然沒實現)而把軌道寬度蓋的和路面電車一樣。

 

(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 1991- (光之丘⇋都廳前⇋六本木⇋兩國⇋飯田橋⇋都廳前)

大江戶線是最新的都營地鐵路線,特色是其6字形的走線,行經東京的各式各樣的地帶,有最近迅猛發展的六本木和新橋汐留,也經過築地,月島等傳統舊區,還有屬於偏高級住宅的新宿牛達等,終點光之丘則有大規模公屋區。生意相當火爆。

 

 

該線也是唯一使用「線性摩打」的迷你地鐵:一般的地鐵列車是用普通摩打自力行走,而線性摩打地鐵列車是用電磁鐵的力量被「牽引」的,如此可以適應急彎陡坡。車體大小也可較一般地鐵小一圈。雖然開挖隧道成本降低,但因車體狹小,繁忙時間總是擠逼不堪。

swallow@hkdoujin.com'

燕提督

燕提督,住在東京。因為之前在香港住了6年,所以把香港視為第二故鄉。 對日本及香港的鐵路,巴士十分熟悉。很喜歡搭鐵路;巴士到處走。 名字的"燕"是本名,是也身為鐵道迷的父親幫他取的,來源是昔日東海道線上的王牌特急列車。

More Posts

swallow@hkdoujin.com'

燕提督

燕提督,住在東京。因為之前在香港住了6年,所以把香港視為第二故鄉。 對日本及香港的鐵路,巴士十分熟悉。很喜歡搭鐵路;巴士到處走。 名字的"燕"是本名,是也身為鐵道迷的父親幫他取的,來源是昔日東海道線上的王牌特急列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