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人.HKDoujin

一個屬於本地動漫、同人、御宅的媒體

其他

PR4 網上座談會1:評論、讀者與創作之間的關係

文:Bruce

第四屆Palette Ring綜合同人展因應疫情關係,座談會移師到網上進行。首場座談會邀請了三位香港ACG圈的評論人來分享他們對評論和創作的見解,分享一些經驗,並給予觀眾起步的建議。分別是Facebook專頁「新‧鏡花水月」(https://www.facebook.com/flowerinmirror/)的鏡花先生、「Vannzic」(https://www.facebook.com/vannzic/)的Vann和「文學少年的房間. II」(https://www.facebook.com/altiahk/)的Altia。主持人是網台「以宅論宅」的毒梟,節目亦設有觀眾提問環節。

何謂評論與創作?

何謂評論與創作,三位嘉賓都有共識最基礎的要素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有了這三項要素才能構成一篇最基本的評論。然後便是評論的形式,例如分析作品好壞,或是對整體作品作系統性分析,當然亦可以兩者結合。

評論與創作是兩項不同的範疇嗎?三位嘉賓的看法都是認為,評論屬於創作的其中一種,兩者並不必完全切割。只要評論者本身有一些個人的訊息想表達,就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創作。Altia說他曾閱讀過一些台灣的散文集,裡面有部分文章其實是書評,可見一篇好的評論其實也可以是創作。另外,評論的形式也不限於文字,例如memes其實也算是一種評論的方法。

創作與評論之間有互動嗎?

有小部分的創作者認為評論只是單純依附在創作上面,甚至因此驕傲自大,三位嘉賓對評論和創作之間的關係亦有自己的看法。

Altia說,有一段時期,日本評論界和動畫業界之間的互動相當頻繁,評論可以為創作作一個正面反饋。Vann亦舉了著名的「椰菜事件」作例子,2006年播出的動畫《夜明前的琉璃色》,當中有一幕把椰菜畫成一顆綠色的球體,被觀眾指作畫崩壞,引起廣泛討論。導致日後動畫中出現的椰菜都畫得特別精緻,這件事間接地影響了整個業界都把椰菜畫精緻了,這算是一個著名的評論影響業界的例子。

鏡花先生指,某些評論輕小說的部落格評價舉足輕重,甚至足以影響輕小說的後續發展。由此可見評論並不是單單依附在創作上,而是一個正向的共生關係。

而華文圈的評論內容其實很難傳達到日本官方,因此他們覺得華文圈的評論其實除了抒發感情和意見之外,通常都是為觀眾代言,或是推廣一套作品,而不是作為一個希望影響作品的角色。

《夜明前的琉璃色》的椰菜作畫崩壞事件。
《食戟之靈》的椰菜作畫。

評論人與作者在理解上的分歧?

在撰寫文章時或多或少都可能有機會誤解了作者的意思,評論人會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

Vann曾為一個成人漫畫家的作品寫評論,但後來他從作者其他渠道得知,當中有誤解了原作內容,因此他對自己那篇文章不是太滿意。但他覺得有成功推廣該作品也是一件好事。

Altia認為評論作品時解讀作者想法並不是最重要的一環,重要的是能夠自圓其說和有足夠的說服力。按照他的經驗,如果能夠解讀出作者沒有的意思,不但能為作品賦予更多不同的意思,作者甚至會為此感到高興。

鏡花先生認為作品在誕生的一刻已經賦予了很多不同的意義和脈絡,連作者也不能為自己的作品「一錘定音」。這亦能印證評論並不是單純依附在作品上。他也理解Vann的感受,因為評論人很多時候是出於愛好才會去撰寫評論,所以希望自己能夠解讀出作者背後的想法,也是理所當然。

評論能否幫助自己創作?

三位嘉賓除了評論之外也有做一些創作,他們認為撰寫評論能否幫助創作?

鏡花先生認為評論人需要誠實地指出作品的好與壞,並分析背後的原因。長久下去用這種方法便能建立一套屬於自己對作品的價值觀,從而去判斷作品的好與壞,鍛鍊自己的創作思維。

他說,創作得好,便要大量觀看該類作品,有些人不能把閱讀經驗轉化成創作,源於他們缺乏了評論這個步驟。他強調,不需把評論撰寫出來,但第一個步驟至少要思考該作品是好或壞的原因。第二個步驟便是用一個清晰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讀者必須要去思考甚麼是好與壞,不要盲目相信評論。

Altia認為多做一些歸納意見的練習能夠更容易找出自己的喜好,在尋找新的作品時就能按照過往的經驗作基準。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提升對作品的感受力。就像Vann在讀設計時所學的藝術鑑賞一樣,需要去理解作品背後的理念並加以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訓練自己創作。而這是不同類型的創作都需要的基礎。

怎樣才是一篇好或差的評論?

除了前面提到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之外,評論者必須緊記他們有責任去連繫和解釋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係,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論述。需要清楚和誠實地說出作品的好與壞及原因。

另外,評論者必須認清他們的目標觀眾,你和讀者的認知可能會有落差,讀者有可能不知道的事便要解釋清楚。,這樣才能達到與讀者的溝通,而不是單純地在賣弄學識。

那麼什麼才是差的評論?Altia舉出了中國評論網站「知乎」作例子。那網站中不少的評論都有固定的「起手式」,例如在每篇文章中都加入一些非常深奧的學術理論,到最後大部分的讀者都不能了解這些理論,但因為文章看似很深奧而引來很多人讚好和分享。他強調並不反對使用理論作為文章的一部分,但使用時一定要顧及目標讀者,否則只會留於賣弄學識而不能與讀者溝通的層次。

鏡花先生認為讀者剛開始看這類文章或者會覺得很有趣和具啟發性,很少有評論會用這種角度去分析ACG作品,但當接觸多了後,便會發現這種評論不會去考慮讀者能否理解當中的意思,這種評論方式很多時也成為了賣弄學識來模糊焦點的手法。有讀者會分享這種看似很厲害的評論去表現出自己也亦很有學識的印象,養育出大量這種賣弄學識的評論人。

而另一種差的評論是所謂「流水帳式評論」,評論者的內容是單純素諸自己的觀感好壞,而沒有為自己的論點給予足夠的論據和論證去支持。

有沒有自己一套寫評論的方式和技巧?

鏡花先生說他的方式是喜歡去發掘作品中的一些細節,透過不斷重複觀看作品,把重要的內容抄在筆記本裡。然後利用筆記本的內容去發掘一個脈絡作為評論的切入點。

Altia認為理論只是一種寫評論的輔助工具。他的重點是放在撰寫一些沒有人寫過的內容或面向,令讀者能夠透過他的文章找到一些新奇的內容並擴闊視野。

Vann比較傾向代入作品中的某一些角色,分析該角色在故事中的心境變化。他認為動畫評論其實不必要有論點去作出一些論述,但作者在闡述角色的性格時,需要加入一些論證過程。

如何在學術內容和大眾讀者之間作出平衡?

Altia澄清三位嘉賓寫的都不是學術文章。學術文章要經過學術審查並登載論文書上才能稱之為學術。他們做的是使用一些學者的理論或書籍,寫一篇文章。

回到問題本身,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取決於目標讀者本身是處於甚麼界別。例如文章若是在文藝雜誌上刊登,自然可以增加較多的理論在文章中。這也是為甚麼很少評論家會加插理論在文章中,因為每次需要解釋不同的理論會令到文章過於冗長和失焦,最重要的是讀者和作者之間能夠溝通。

鏡花先生表示作者要釐清自己文章的目的。寫動畫評論時應該在需要時才使用一些學術理論,而不是「為學術而學術」令到文章失色並加重讀者和作者的負擔。但若是希望透過有趣或高人氣的作品推廣一些學術理論,那文章的重點便可以放在學術而不是動漫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要先設立一個學術框架,然後用作品中的例子把讀者帶入學術領域。

最後他強調讀者也有一定責任,「不要見到學術就高潮」。

組織能力是否對評論更加重要?

組織能力是任何類型的創作都要具備的基礎條件。他們指出把論證技巧融入創作之中是必要條件,用論證把細節填滿能令內容更加扎實。其次,寫評論的人首先要是一個懂寫作的人,其閱讀的文章更應不限於評論。

例如在創作小說時需要用到論述、抒情、描寫等不同的技巧,建議創作比較複雜的作品時,不同類型的文章都嘗試一下。

如何為一個好的創作?

Altia認為創作中能夠有一些新穎的內容便是一個好的創作,這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Vann則認為只要創作能夠與當時的時代脈絡有鎖扣連和回應,並記錄當時社會上不同的面向便是好的創作。

而鏡花先生則引用了一句說話「只要有趣就好了!」但他指出其實這只是廢話,最重要的是能夠與讀者產生共鳴才是一個好的創作。

ACG愛好者普遍不會討論動畫劇情或者喻義,而是大量集中在角色萌點或者memes,你們對這個現像有什麼看法?

Altia引用了一位朋友對memes的評語「memes就是這個時代的文學」。他指出比起討論一些比較沉重的話題而引起不必要的爭拗,現代人傾向一些有娛樂性和中立的內容例如memes,這樣比起不同立場之間的對立更容易團結到人。Vann亦認為memes的潛力很大,除了能夠做到雅俗共賞,其影響力亦能比文字評論高。

鏡花先生說總會有一些傻人(例如他本人)引領其他人去做延伸思考。他本身也是受到一些評論型博客的影響才開始寫評論。別人去做延伸思考首先要由自己做起,並鼓勵讀者在閱讀文章後一起留言、討論和互動,不要只單純分享文章。

ACG Meme圖。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kacgmemes2.0/photos/a.104253974368397/127208575406270/?type=3&theater

為甚麼會選擇做評論人?

Altia說,做評論的門檻比其他創作較低,只要有電腦或是手機便可以撰寫評論。他持之以恆是希望能夠以文字影響更多人。

Vann說他本人的創作其實並不拘泥於評論,有時也會以其他方式創作例如memes。他認為重點在於用最適合的表達方式去傳遞訊息,他鼓勵觀眾在創作時不要太拘泥於形式。

鏡花先生表示,除了上面提到他受到一些博客影響之外,他本身並沒有強烈想創作的想法。無論是評論或其他創作都是想去推廣或表達對作品的愛,而他傾好以評論的形式去做。

最後主持人亦結語鼓勵各位觀眾,無論是想做任何類型的創作都謹記不要懶惰、多去練習和嘗試,不要害怕失敗。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