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新手教學系列(5)--中文作品,究竟使用口語還是書面語?

文:Jason Kong(香港同人HKDoujin)

作為一位生活在本土意識與赤化抗衡之中的創作人,在放品中放入幾多「本土元素」也是一大煩惱。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使用「港式中文」還是「官式中文(標準中文)」了。

我們可以看看下圖的例子,究竟中港台三地的中文作品,用字有什麼不同。

港式口語最生活化,可是受眾會限於廣東話讀者

港式口語,就是最直接地把香港日常口語套入文中,例如《古惑仔》的「佢冇發神經,而係——佢一向係咁。」、熱血時報漫畫《石中神翼》的「你同我收聲!如果唔係因為你,我會變做石頭?」用語非常生活化,具真實感;口語亦易創作本地笑話,例如TA工作間的IT狗二創匙扣:「唔駛做?有個電子就關你事架啦。」

我們所寫的書面語,不是現代標準漢語?

我們一般理解的書面語,或者學校學習的中文書面語,是基於現代標準漢語的規範中文(下稱標準中文),而現代標準漢語是基於北方漢語的語法和語音建立出來的,亦即是中國的普通話、台灣的國語或者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所指的華語。然而,母語為廣東話的香港人,書面語的語感會跟北方人很不一樣。平常未必能看出書面語究竟是港式中文、台式中文還是普通話,可是,在語氣、語法結構、音譯名字、特別用詞等地方,很容易就會顯示出地方特色。

有興趣研究的話,可以看看《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一書。

香港、中國和台灣的書面語

港式中文,常常會混合各種地方的語言,《不在人間Dogie Z》的「糟了!這次要變屎餅啦!」,「糟了」是用了標準中文口語,「變屎餅」則是廣東話口語。

句子結構上,有時也會流露出廣東話特有的句式,例如標準中文會說「木箱比車子大。」港式中文剛可以說「車子大過木箱。」

譯音則是最容易分辨出究竟是港式中文、台式中文還是標準中文,例如舒特拉(粵譯)和辛特勒(普譯)、(粵譯)比卡超/皮卡丘(普譯)、(粵譯)高達/鋼彈(普譯)等等。

中國普遍使用的就是標準中文,《十萬個冷笑話》的「難不成」、「別要賴」這是也是標準中文口語。

至於台灣作品,通常句尾會帶有國語常出現的語氣詞,例如《鐵男孩:山寨之城》的「打得正精彩欸⋯」、「啊!你幹嘛啦?」等⋯⋯還有「靠」、「三小」等繁多的台式用詞。

做出這圖,我並不是想大家去刻意區分哪些中文是屬於哪些地區的,語言本身就是具吸收與轉化的特性的。在香港本土主義與反赤化的風潮中,過份做匪語獵巫也不是健康的做法。

如果想作品接觸到更多的受眾,又想保持香港特色,使用書面語時,刻意加入一些香港用語及語氣,例如「抵死」、「今次仆街了」、「飲茶」等,也許是個不錯的做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