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舞少女 (ハナヤマタ) – 可有可無的「舞」》

文:阿Foon

時甜,時苦,通常淡而無味的大雜燴。

 

01
作者:濱弓場雙 (浜弓場双) 出版:芳文社 / 尖端出版 形式:漫畫(暫六冊) / 動畫 (一季)

「動畫化」真是個令我又愛又恨的詞語。

 

你坐在電腦/電視螢幕前,花費三十分鐘觀看一集動畫。

你發現這一集作畫差劣,演出薄弱,故事缺乏起伏,於是決定看看討論區有沒有同道中人,然後你看到這一段留言:

「原作(漫畫/小說)演出好多了,是動畫版做得太差。」

 

假如你有幸看到一集是作畫精細,演出強而有力,故事高潮迭起,新奇有趣,又會看到這一段留言:

「動畫版好多了,原作(漫畫/小說)要差得多。」

 

到底我應不應該看原作呢?如果動畫質素並不代表原作有同等質素,那作為負責任的觀眾不得不先看過原作和動畫,才可以評價作品的優劣。說到這裏,動畫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物的產品,畢竟動畫要處理更多原素,如背景音樂、聲優人選,角色人設,比文字(小說)和靜止圖(漫畫)更容易出問題。我期望不大,但求找到一部原作和動畫同樣不錯的作品;我不要甚麼奇幻世界觀,也不要甚麼勇者拯救世界、更不要甚麼人細鬼大的中學生看世界…….

 

這時候我想到《花舞少女》

 

我挺驚訝這部作品會變成動畫,就以漫畫一至四話/動畫第一集為例:

花舞少女講述關谷鳴(関谷 なる)是一個非常平凡,缺乏自信,渴望成為(童話)女主角的十四歲女孩子。她的朋友笹目夜彌(笹目 ヤヤ)卻完全相反,文武雙全,更是校內的萬人迷。看到朋友一步步向夢想進發,鳴不得不問自己:「我想做甚麼?」晚上,她遇上身穿和服的金髮女子,在半推半就下,她們一起跳了一陣舞。跳了一會,鳴便因強烈自悲感而決定中途離場。金髮女子留下一句:「我一定會來迎接你!」令鳴為之心動……(?)

 

第二天,班上來了一個轉校生,(亳無驚喜地)鳴得知原來和昨日遇上的金髮女子是同一人:從美國而來的在哈娜·N·芳婷史坦(ハナ・N・フォンテーンスタンド),她很誇張地走到鳴眼前,緊握對方的手問:「要一起跳YOSAKOI嗎?」鳴(因劇情需要)被嚇得四處躲避哈娜。經歷一陣捉迷藏、欲言又止的對話,內心交戰後,鳴走上天台,看到哈娜一個兒跳舞,被她的熱情感動,決定一起組團跳舞。

optimistic

沒有(刻意)擦邊球的賣肉角色、沒有(刻意)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也沒有甚麼(刻意)殘酷的現實世界觀;有的是很普通的女主角們、很普通而且緩慢的情節發展,很普通的女子校園世界觀。這大概是一部比較沉悶,缺乏起伏的作品,對嗎?

對,很沉悶,起伏平淡……但我不討厭這樣的。

說實話,我挺喜歡這種沉悶感。

 

我想,這很大程度和作者的畫風有關:作畫精簡又帶點凌亂、身長比有時令角色顯得過分修長、身型缺乏脂肪且過於纖細,設計也就是典型萌系大眼睛面貌平面缺乏立體感……. 這些「問題」反而建立出挺舒服的畫面:讀者不會把目光集中在角色身材上、Q版角色和原版角色的轉換沒有不協調感,作畫亦相對穩定。

thin

更重要是作者的用心:他沒有在硬銷角色。

 

有時候, 讀者會遇到一些行為, 樣貌十分討喜,但對故事進展毫無作用的「角色」,例如叫主角「お兄ちゃん」卻沒有血緣關係的巨乳妹妹,總是說著奇怪用語的電波女,金髮雙馬尾的傲嬌吸血鬼……有時還會和作者的設定矛盾:既然主角是個「普通」「缺乏吸引力」「社交能力低下」「眼神兇狠」的中學生(魔王/勇者血統不能算「普通」),為甚麼這些女角會著魔般受其吸引?

 

因為這些角色的存在並不是為故事而活,而是單純為吸引讀者而出現。與其說是「角色」,倒不如說是特徵集合體,因為讀者對這些「角色」的唯一印象就是巨乳、電波,金髮雙馬尾,而不是她們所做的事、態度,價值觀。當另一部作品出現乳房更大的妹妹、社交能力更異常的電波女,更血腥更兇狠更幼的金髮雙馬尾吸血鬼,大家就像集體失憶一般,忘記上一個巨乳、電波,金髮雙馬尾,然後為這些「特徵集合體」而瘋狂。

 

 

我不是說作者沒有利用角色特徵吸引讀者,更不是說「《花舞少女是一部令人難忘的作品」。但至少作者有把特徵應用於故事情節上,令角色真的像一個「角色」:鳴真的是一個十分平凡的女孩子,成績運動皆樣樣不能(也不是甚麼魔王血統,潛在結他天才),不能一步登天習得YOSAKOI;她真的是一個內向缺乏自信的女孩子,所以不願在觀眾前表演,卻不是達到社交障礙級別;她真的是個愛發白日夢,希望成為公主的女孩子(不是公主病),從她和朋友夜彌的互動(第一話)中可略知一二。

 

把角色特徵放入故事情節內,多少能增強故事的可信性,亦令讀者對角色更有親切感。雖然用「可信性」這個詞語有點奇怪(畢竟萌系角色本身就極不真實),但至少我會認為現實中可能真的有人有這些性格特徵,亦可能會遇上故事中出現的一些困難。

 

當然,由於所有角色都是百分百普通人(指沒有超能力,異能),又沒有胃痛情節,也沒有令人笑不攏嘴的情節,心理描寫成為故事發展的重要一環。又由於角色都是在十四,五歲的(中二病)階段,獨白略顯得過於露骨,有點自怨自艾,亦略嫌冗長,但可幸大多數角色都懂得自我反省,如鳴會嘗試改變自己,勇敢踏出去;夜彌看到鳴獨自(其實不是)練習YOSAKOI,會質疑自己是否說錯話;哈娜不像一開始單靠一股熱情招人加入。這些角色都有她們各自的問題,然後一同解決,各自「成長」。

 

正正是「成長」和隨之而來的「(不可逆轉)改變」令我同情這群角色。縱使故事中所出現的危機和衝突顯得幼稚(夜彌因為鳴認識哈娜而吃醋、西御門多美是個有戀父情結的大小姐,常盤真智無法原諒不認同自己的老姐常盤沙里),角色頭身比時有變形,但我卻能夠原諒這些錯誤,輕鬆地閱讀。說到底,《花舞少女》的本質仍是「青春」,而「青春」的一大要素不就是成長嗎?角色一步一步地化解困難,讓自己成長(縱使成長幅度不大),而讀者則從旁欣賞這個「成長」過程。

 

 

「成長」讓我想起《Rocky(1976)》,雖然故事和拳擊有關而不是歌舞,主角是成年壯漢而不是萌系十四歲女孩,但主軸仍是「成長」。角色讓人能同情。你不一定會喜歡這些角色,但至少你會有興趣了解,觀看他們的故事。因為這些角色是活生生的角色。

 

不過和《Rocky(1976)》的拳擊相比,《花舞少女》的「舞」顯得十分影薄。雖然校園作品通常是以校園生活的輕鬆調子為重點,還有其連載雜誌《まんがタイムきらら(フォワード)》 和《百合》,四格漫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作者似乎不善於處理動作場面,你還會期望在漫畫看到不同的「舞」?還會期望在漫畫看到YOSAKOI大決戰嗎?再者,作為一部(相對)長篇的連載漫畫,作者亦不得不加入其他要素以延長故事……

movement

但這變相令故事慢慢變得像大雜燴。

 

例如「戀愛」:「青春」和「戀愛」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市場因素),為了避免男女感情瓜葛,還有雜誌傳統,作者利用「百合」取而代之。但我覺得作者並未有想清楚「百合」在故事中的作用:不是重(露骨)如《桜Trick》表達純粹非肉體的戀愛關係,又不是輕如《輕鬆百合》(ゆるゆり)利用百合情節製造笑料。《花》出現的同性關係非常親密,但出奇地純潔(因為是中二生?)。即使她們的對話中有出現「我喜歡XX」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話,甚至鳴和哈娜甚至曾經同床,讀者得到的印象仍十分模糊(是戀愛還是友愛?),有時我不禁要問:「這裏真的需要百合情節來表達她們感情深厚嗎?」

Yuri

還有加入新角色:為推進故事,作者再次正式加入五人團隊和周邊以外的新角色:笛田蘭,一個12歲學生,誓要把社團弄個翻雲覆雨,理由是她「仰慕」夜彌……然後又有十二所和子(十二所 わ子),非常聰明又絕不放棄討厭她的蘭……啊,蘭原來是天才,很善於跳舞,如果能加入團隊一定能……

 

我開始覺得作者在刻意強調「百合」,卻不能同時間控制角色的活動。作者結果一堆角色出場,卻不能推進故事發展,或令我對角色產生深厚印象。不是一部以故事發展為主的作品,也不像高達或星戰以世界觀和非常宅的複雜設定吸引讀者……

 

而是平實的「青春」。

 

看到作畫變得更亂和簡化,也許作者應退一步,集中處理五人團隊的「成長」,而不是增加角色。

 

因為,有時候,淡而無味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也容許讀者把焦點集中在角色本身,而不是外在樣貌和動作場面。花舞少女缺乏具吸引力的角色設計,也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發展,但要素越少卻越能吸引讀者輕鬆閱讀,不用大笑,也不用大哭。有時輕輕一笑,輕輕一哭,才是最強而有力的提醒:我們不過是普通人,普通地活著,普通地遇上難題,普通地在人生路上前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