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遊戲:今年暑假,一窩蜂打機》

文:Dixon Cheung

今年香港嘅暑假真係非常熱鬧!

先係七月底嘅「香港動漫電玩節」,然後就有「香港電競音樂節」同埋「香港復古遊戲展覽」,暑假尾聲仲有個「Game On:香港遊戲試玩日」。

一時間電台電視台、報紙雜誌同一眾KOL都齊齊講「打機」,就好似多年嚟被冠以「冇出息」、「浪費時間」同「幼稚」嘅玩意終於可以抬起頭來。可能就係因為咁,呢期我經常聽到身邊有人講:「我侄仔買咗電競嘅Mouse同Keyboard準備組隊呀!」、「我個女想學Unity整Game呀!」、「我細佬今晚開台直播打機呀!」無論男女老幼都突然好熱衷打機。其實香港人一窩蜂嘅熱潮都唔係咩新聞啦,不過當好多人都響度大叫「機會嚟啦,飛雲!」嘅時候,當中有幾多人真係有心發展一個行業,有幾多只係純碎炒作乘機掠水抽水?今個禮拜嘅《品味遊戲》,我借剛剛完結嘅三個本地電玩活動,稍微分析一下「打機」係咪真係可以成為主流。

要講香港最老字號嘅電玩活動,「香港動漫電玩節」一定榜上有名。不過近呢幾年越來越多人覺得呢個活動一潭死水、新意欠奉。尤其係而家手遊市場越來越難做,「香港動漫電玩節」過萬蚊起跳嘅攤位租金實在令好多中小型甚至獨立遊戲團隊卻步。加上大會禁止售賣限量版遊戲周邊產品,前幾年《神魔之塔》果種空前盛況已經完全消失。儘管依然有個別遊戲參展商努力搞活動,但零星嘅電玩攤位令整體氣氛同活力大打折扣。唯一依然佔據場內極大空間嘅就只有Sony、Microsoft、Bandai呢啲大型遊戲展覽嘅常客。無奈佢哋每年響「香港動漫電玩節」都不外乎散貨、擺幾個遊戲出嚟俾人玩同埋播放YouTube都有得睇嘅Trailer,毫無號召力同魄力嘅表現同E3、東京電玩節甚至台北國際電玩展嘅表現相距甚遠。

講起脫節,仲記得兩年前Sony宣布推出Playstation VR,當時全世界嘅遊戲展都出現萬人空巷爭相排隊試玩嘅場面。不過去到今時今日,就算未買VR嘅朋友都應該試玩過。所以從Playstation VR排隊人數大不如前已經可以睇到,「香港動漫電玩節」缺乏電玩新血以及國際視野嘅問題已經浮現。尤其係遊戲界發展向來日新月異,對於追求新鮮感嘅香港人,飛一轉台灣日本去接觸更廣闊嘅世界易如反掌。「冇驚喜、有啲悶」嘅評語,正正就係活動老化以及主辦機構不求進步但求自保嘅證明。

圖源:www.sohu.com

至於「香港電競音樂節」,若果近日有睇新聞嘅都會留意到旅發局同鐘培生先生嘅爭拗。姑勿論究竟誰是誰非,出現蘋果日報所提出「林建岳益自己人」嘅指控已經足以令人擔心,政府以及投資者會唔會只係借電競成為亞運項目乘機掠水,根本毫無長遠發展嘅方針同計劃。事實上,對於一個處於起步狀態嘅行業嚟講,俾政府帶頭抽水真係仲慘過乜都唔做。三分鐘熱度炒作之後,既得利益者者一哄而散,可憐雄心壯志買電競Keyboard組團嘅年輕人俾人擺完上檯用完即棄。就咁講可能會覺得我響度危言聳聽,但事實上電競運動員生涯非常短,加上運動員集中鍛煉個別遊戲以達致專業水平,遇到遊戲改版、退役、不再流行甚至係遊戲公司倒閉等情況,運動員應該有咩發展,政府同業界會有乜嘢方案應對?「香港電競音樂節」用咗三千五百萬納稅人金錢嚟展示咗一個可能性,但是禍是福,實在言之尚早。

緊接住「香港電競音樂節」登場嘅係第三屆「香港復古遊戲展覽」。呢個活動過去幾年越搞越大,而且越嚟越精彩。會場內擺放咗將近百部遊戲裝置。無論係主機、熒幕還是手制都不乏極具價值嘅罕有型號。雖然主辦單位冇重金禮聘韓星同KOL表演,但今年就請咗香港以及海外嘅獨立遊戲團隊同場展示遊戲作品。對於中意打機嘅朋友嚟講,呢個活動唔單只有得睇,仲有得玩,非常適合一家大細參與。但無奈「復古」兩個字亦同時有一定嘅限制。對於手機遊戲世代嘅玩家嚟講,除非真係好熱衷研究遊戲或者對舊Game有一份特殊感情,否則好難令人願意年年都嚟玩任天堂紅白機上歷史課。

至於8月31號響銅鑼灣WeWork舉行嘅「Game On:香港遊戲試玩日」,今年雖然係第一次舉行,但主辦單位已經收集咗超過二十間香港以及海外嘅獨立遊戲開發團隊嘅作品。當中包括幾位《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賽》嘅得獎者以及《台北電玩節Indie Game Award》嘅得獎作品。有興趣試新遊戲同非主流遊戲嘅朋友真係不可錯過。

記得幾年前,有位導演曾經向香港電台電視部建議製作有關「香港遊戲界」為題材嘅節目。當時我亦被邀請協助提供資料,甚至邀請咗城中幾位遊戲界嘅前輩做訪問。無奈當建議書遞交俾港台之後,審批方面傳嚟要求集中報導「遊戲毒害年輕人」嘅指示。節目由談論遊戲業界對社會以及經濟嘅益處、難處、害處等,轉向集中訪問社工、隱蔽青年父母、自閉症患者,以「打機會變成毒男」呢個論調塑造「打機會危害社會」呢個以偏既全嘅結論。香港社會多年嚟對「打機」抱住負面態度,部份媒體甚至故意將「打機」妖魔化。雖然事隔數年,但多年作風同觀念冇可能突然一個暑假就突然改變曬。今年暑假業界令主流媒體願意用比較正面嘅角度談論遊戲毫無疑問係一個重大突破,值得慶賀。要抱住樂觀態度面對事態發展確實無妨,但切忌跟車太貼。究竟邊個有心、邊個掠水,要令電競同遊戲業響香港企得穩,依然仲有好遠嘅路。

Dixon

擁有超過30年遊戲玩家經驗,熱愛挖掘全球各地不同遊戲,涉獵範圍包括:家用遊戲機、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和卡牌桌遊等。曾任職廣告公司擔任創作總監,擅長將遊戲引入各種企劃當中。於2013年創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Fingerprint Studio,先後獲得多個香港及海外獨立遊戲大獎。 Facebook Page: www.fb.com/dixon.gamer

More Posts

Follow Me:
TwitterFacebook

Dixon

擁有超過30年遊戲玩家經驗,熱愛挖掘全球各地不同遊戲,涉獵範圍包括:家用遊戲機、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和卡牌桌遊等。曾任職廣告公司擔任創作總監,擅長將遊戲引入各種企劃當中。於2013年創立獨立遊戲開發團隊Fingerprint Studio,先後獲得多個香港及海外獨立遊戲大獎。 Facebook Page: www.fb.com/dixon.game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