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小雲 刻劃壯麗動人的《匿龍密語》

文:CO|訪:小雲

長篇漫畫《匿龍密語》系列,由2005年開始連載。在三期正傳完結後,多年來一直出版外傳至今,在香港、中國和法國均有發行。小雲是難得能夠有系統地建構出幻想世界觀的香港漫畫家,在三期的故事中一步一步建構出兩個主角交織的命運。喜歡《匿龍密語》的讀者,無不受故事中的細膩情感描寫所感動。官網有一個「最受歡迎劇情投票」,首兩位的最受歡迎劇情都有超過二萬多張票,可見讀者們的熱情。

心思慎密的少年「風舷」與影龍族皇太子「瀾」相遇,踏上了尋找隱匿神龍的冒險旅程。閱讀下去,就會發現在故事中甚至有對生命與存在有深刻的探討,讓不同年齡的讀者產生不同的感悟。

每個角色都有使命感或悲劇感

很多時讀者都會幻想自己能夠進入漫畫世界,但小雲反而不想成為故事中的角色。她認為,《匿龍密語》中的每一個人多少都有使命感或悲劇感,即使成為了神通廣大的神,仍要背負重大的責任;成為永生不滅的龍,卻要孤獨永生。風舷父母澍和麒泓跨越種族的相愛、風舷痛苦的經歷、瀾為救年少的他失去眼睛等,均令小雲覺得,「還是做自己比較好。」

故事中,龍的思考回路與平常人不一樣,他們會完全依賴一個人、視愛人為終生伴侶生死相隨,既強大又脆弱。小雲指自己最喜歡的對白是「我們(龍)作為永恆不息的存在,究竟是被上天所眷戀,還是被上天所遺棄了呢?」,她認為只要有人生意義就不需在乎生命長短,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看到結局自有感悟。

《匿龍密語》完結後曾做過一個「最希望看到的續篇」的人氣投票,結果顯示讀者最不想面對有關生離死別的殘酷主題,「隨著讀者們長大,已經可以不怕面對故事中的生離死別,那我就滿足大家的願望吧。」請大家留意下屆RG新刊了!

小雲最喜歡一張圖,是風弦及瀾的背影圖。繪畫這幅圖時剛好完結正傳,心情比較輕鬆隨意、自由自在,而這幅圖的時間大約位於外傳1到外傳2之間,是兩位主角旅程中的隨筆,表示少年和龍旅途還在繼續,「通向遠方,通向家園」。

父親是私人編輯和後期小雲在小學開始投稿作品,中學開始連載漫畫,由同人場走到全職漫畫家。

小雲小學時喜歡跟著電視的卡通片畫畫,父親會從旁指導。直至中學時,她開始跟從專門的畫畫老師學習人體掃描和水彩等,大學時讀美術接觸油畫。她對小說、神秘學、天文、氣象和世界未解之迷均大感興趣,長大後開始接觸文學和語言學,看到有意思的內容會用筆記本記下,一度被母親吐槽「你呢啲係咩理科生嚟架!」小雲早年的創作很喜歡在作品中加入生辟字或語句,便常常被讀者「投訴」唔識讀,自此會解釋該詞的意思。

小雲父親以前是業餘畫師,工餘時間會為小雲擔任後期編輯、排版和封面設計,小雲說她父母都很支持自己,但母親會要求她把書唸好,「只要確保成績好,畫多少畫都沒問題。」父親是兼職畫師,每幅圖都是首先提供意見!

 

從同人場走向職業

她自小六便投稿雜誌專欄,參與同人場,接觸了不少人,有編輯邀請她連載漫畫,中學時代已在商業雜誌《A.Club》連載。別人看她似是一帆風順,但小雲認為常人往往輕易忽視了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長時間的努力,不過她說:「樂在其中的人並不會覺得辛苦。」

她曾在同人場出版《飛雲,機會嚟啦! From魔神英雄傳》和《APH國家擬人化》等作品。能畫漫畫的朋友最好就是出本子,令同好交流的方式更快樂;而目標是成為職業的朋友,就要多加努力出原創漫畫了,以便日後與出版社的聯絡和交流。

切換漫畫家與服裝設計師身份

在完結一部漫畫後,不少漫畫家選擇休息一段時間便啟動另一個漫畫項目。然而小雲卻不同,她在2006年完結了《匿龍密語》正傳和繁體版單行本後,竟轉行去當服裝設計!她表示自己希望嘗試不同的事物,啟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和眼界。二來是當時的香港漫畫業正在衰退,而中國的漫畫業仍未成熟而下的決定。但小雲轉行不等於放棄繪畫漫畫,她在工餘時間創作《匿龍密語》外傳,現在已辭去原有的工作回歸漫畫家身份。

小雲表示,她一早入行漫畫業,一直沒有正式在公司上班,這個經驗令她了解正常的上班生活。她需要負責禮品或贈品等的產品設計、Fashion show的舞台設計和櫥窗設計等。那麼這個經驗與她的漫畫有甚麼關連呢?小雲表示,自己與其他女漫畫家一樣喜歡幫角色換衫,笑言不想主角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同一件衫,「都懷疑佢衣櫃入面係咪全部都一樣。」。小雲指,她早期設計的衣服不符合現實,而從事這行後令她更具體了解衣服的設計,「唔會出現睇落得,著上去唔得嘅設計。」

 

中國沒有「祂」審查愈來愈緊

《匿龍物語》曾在中國出版,作為漫畫家的她應該可以舒服把原稿交到出版商後便準備下一個章節。但是,小雲指家中的字型比出版社多,偶爾需要自行排版再發予大陸的出版社印刷,「我哋想(作品)跟返繁體字,因為佢字型唔夠跟唔到。」例如小雲喜歡用「衪」形容龍,但中國出版商的字庫只有「它」字。

問到在香港出版與在中國出版的分別時,小雲指自己與每個出版社的合作模式都是畫稿、交稿、出稿費和連載完成後出單行本,合作過的編輯部從不規限作品題材或劇情,全部由她作主,較少會商討劇情;大陸的出版社是看過整個作品後購買版權。但是,香港漫畫雜誌的排版與日漫一樣都是右掀、文字豎排;而中國漫畫雜誌與美漫一樣是左掀、文字橫排。同時,近年的中國漫畫為適應手機閱讀,已經變成全彩及條漫。

小雲慨嘆,以前領取書號很容易,但在中國出版漫畫愈來愈困難,一開始只是不能有政治宗教問題,近年在其他方面例如衣著都收緊,「我有個編輯哭訴,(作者)有本漫畫第6集過唔到審因為胸太大,但之前都係咁出!」她指出,中國政府限制出版社的書號數目,局限出版社只可以選擇銷量高的作品,新人更難有出路。

香港漫畫的困境

小雲批評,香港讀者習慣免費的午餐,可以從漢化組或互聯網上的漫畫網獲得免費而高質的日漫,因而不願花錢購買本地的漫畫作品;另外,香港商人不願做蝕本生意,有本金投資漫畫界的熱心人,所經營的漫畫媒體也只是曇花一現,兩者相加形成惡性循環。小雲表示,大多香港的商業出版社都很保守,不會胡亂投資,甚少騁請外地漫畫家或培養新人。目前是死局還是有轉機?「暫時未睇到有轉機。」

香港的漫畫產業恍似一直都「做唔起」,留在香港的漫畫家,要不就是已經有固定讀者群的資深漫畫人,要不就身兼數職,難以專心創作。她感嘆現時大環境不理想,認識不少年青人熱愛畫漫畫而又刻苦,但苦無發表平台。前幾年有些有心人創立過全本土製作的香港原創漫畫雜誌,但都不能持久,能讓新人連載原創漫畫的網上平台更是寥寥可數;香港主流的漫畫大多是個人網頁上的單頁四格、或報章上的諷刺漫畫等,與都市人的速食文化有關。

充滿熱誠的年輕一代在香港沒有發揮空間,就會到海外發展,與台灣出版社合作、到日本成為商業漫畫家或加入中國漫畫市場。不論投身到台灣、日本還是中國,小雲認為都要視乎個人喜好、對當地的熟悉程度和個人經濟情況,到外地工作需要時間習慣環境、建立人脈,再發展成工作,努力使自己比當地人更優秀,「競爭周圍都大,香港人去其他地方都蝕底,多少都有少少排外,除非你成個人同當地人一模一樣。」

她認為,有意投身這行的人要見機行事,隨時要有作品在手,建立自己的專頁分享作品,即使在香港都會有國際公司尋找畫手,「(未來)能找到属於自己的出路及天空。」

 

漫畫家小檔案:

入行年份:2000

入行經過:香港動漫畫雜誌A.Club編輯邀稿,開始連載漫畫。

畫風特色:漫畫多畫動作、場景;彩圖多手繪水彩,具透明感、故事性。

繪畫工具:水彩、彩色墨水、Clip Studio

擅長題材:少年、奇幻冒險

成名作品或得獎作品或主要作品:匿龍密語

崇拜偶像:很欣賞雷諾亞(Pierre Auguste Renoir‧印象派畫家)、近代的Norman Rockwell、人物時裝畫家Marc-Antoine Coulon、齊白石 等等

工作性質:全職漫畫家

個人網站:http://www.kakeru.hk/littlecloud/ 

FB:http://www.facebook.com/littclou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