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芽之旅》新海誠再嘗試挑戰類型 但成功嗎?

新海誠因為《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而世界知名。他的名字必然跟愛情電影動畫扣連在一起。然而《天氣之子》開始,他挑戰了不一樣的題材,講迹大人的世界如何吞噬小孩,為何小孩要為大人世界的和平穩定而犧牲,寫下小孩子的出走與反抗。也許是大家帶著愛情電影的期待去看《天氣之子》,就得出「沒想像中浪漫」的失望評價。今次《鈴芽之旅》也一樣,新海誠也不再以愛情為主,而是一場女主角為解決災難而踏上離家出走的旅程。
從結論說起,作品算是中規中矩,題材類型定位不清,感覺又想要寫阻止災難的英雄故事,又想拍少女成長的公路電影,然後又總忍不住要加回一條愛情線。要探討社會題材的話,《天氣之子》描寫東京那吃人的城市實在仔細太多;如果以愛情片來看的話,鈴芽與草太的感情線又太薄弱。
能稱讚的是,新海誠對生活細節和旅程的描寫依舊非常有質感,勇敢直衝直闖的鈴芽性格也得我喜歡。它事實上就是一部公路電影,女主角在旅途上碰到各種人和事,解決危機同時,亦獲得了很多珍重的事物。以此片種的預期來看待《鈴芽之旅》,是比較容易享受的。

Read more

你在歇力分辦人類還是AI畫的?其實AI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淺談GAN)

網上很多人以為AI就是把別人的圖剪剪貼貼拼湊而成,所以直接就把AI理解為盜圖偷圖,認定它沒有創新的能力。讓我忍不住想在此說明一下。AI絕對不是「盜圖」和「拼接」那麼簡單,它絕對有創作能力,它的創作和學習方式是跟人類非常接近的。說到這個,我們現要了解所謂的AI art是怎麼來的。

Read more

網絡鼓勵了空頭藝術夢 卻不知養出了AI奪去自己工作

近日Midjourney AI在網絡大流行,甚至獲取了科羅拉多州美術展冠軍寶座,讓藝術界議論紛紛。看著繪師們現在終於才認知到AI要脅到他們的地位。網絡大量鼓勵畫畫愛好者成名,鼓勵大家不為錢看,展現個人特色。錢愈分愈少,流量愈分愈薄⋯⋯「不重要,我重視的是藝術」結果有遊戲製作人用AI生成的圖拿了美術冠軍,對着整天強調「藝術」的那些IG和Tiktok藝術家舉了中指。

為什麼會出現現時這種大量恐慌的狀況?十幾年前開始,創作人脫離產業鏈,到網上尋找個人經營模式開始,就製造了一個供過於求的狀況,養出了一堆以畫為志的志願家。

Read more

Rushia透露身份 雖法理之外 但情理之中

大家都說「露泄了商業內容,被解約無可口非。」有些東西其實是法理之外,情理之中。

我是做商稿的,Production Pipeline的東西一定有保密協議,3A公司通常都管得很嚴。Square Enix或者Disney,連透露自己正在做哪個IP也不行。我認識有Concept Artist的情侶,他們各自都在不同的公司工作,一天畫圖十小時,卻從不讓對方看自己的稿件,十分嚴格遵守保密協議。

但也有更多創作人,到底是寂寞難耐,工作上的抱怨也會想跟身邊的人分享一下,當然只能找你身邊最信任的人分享。像是露這樣受歡迎的V主,想跟身邊的人分享自己點滴的心情是十分容易理解的。特別是二人假若真的在拍拖,分享一下工作群對話內容,相信是人之常情吧? 誰想到對方一個意外msg後會反面不認人,讓拿自己過去的信任作為破壞自己前途的武器? Rushia被愛人背叛,被公司捨棄,想必難受至極了。

這跟刻意販賣商業機密的動機完全不同,我就不信有holo的V是能夠禁得住寂寞,向所有人保密了。就等於大家都覺得pekora跟媽公開自己的工作是沒問題的一樣。

Read more

東方主義還是發揚華夏? 尚氣映照的華僑與港人

很多香港人視Marvel Phase 4的《尚氣》為討好中國市場的電影,當電影預告出台時,大家無不取笑劉思慕的造型和相貌,更打趣稱為「習氣」,當中國遲遲不准許《尚氣》於中國上映時,網民紛紛歡呼慶祝Marvel滑鐵盧,討好中國不成。然而,我看畢電影後,比起面向中國,《尚氣》面向的事實上是海外華人,也包括了近兩年流離失所的香港人。

某些香港人常說要在外地保存自己的文化,這些香港人的下一代就是跟其他美國華僑沒有分別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唯一的分別就是香港移民比較遲落地生根,說到故鄉香港移民也比較多嬌情造作的傷感。《尚氣》這部作品是個好例子,它映照出華夏文化避居美式娛樂的身影下,是一個怎樣的面貌。事實上,滿多身處美國的華人讚賞這部電影的,有留言就說這部電影反映了他們的處境與感受。

Read more

JOJO天才之處在於 它故事漏洞百出 卻依然令人痴迷

趁JOJO第六部動畫準備開播,順便說說我自己刷完JOJO一至五部的感想。很多人會說荒木飛呂彥厲害的地方是他天馬行空的鬼才,是那特立獨行的畫風,是那千奇百怪的POSE與能力。對創作稍有汲獵的我可以說,天馬行空的創意不難,困難在於你怎麼樣去執行它。JOJO令人吸引的地方,是它故事即使漏洞百出,卻依然能寫出令無數讀者痴迷的那種野性。

Read more

版權是資本特權 網絡審判將取代法律

衙差用鬼滅宣傳,叫人提防騙子出了個「提子治郎」,食字核突到令人作嘔。網民居然用「侵權」指控衙差抄襲鬼滅,甚至日本新聞都引述事件。有網民就說「香港都已經沒有自由可言了,為什麼不能用抄襲侵權去攻擊對方?」,因為你摧毀的不是香港的創作自由,而是「版權」這個概念本身隱含的權力。很多人以為,版權是創作人的法律保障,然而,隨科技進步,社會形態的演變,版權愈來愈變成資本家的權利,變成網路管理員神秘的權力,沒耐心的人或過不了智力門檻的,請不要隨便閱讀。

(智力門檻:政治情緒病穩定者)

Read more

FZD概念設計課程 畢業生告訴你這年究竟發生什麼事

我在香港已經做了三、四年2D遊戲美術,2017年經過多番考慮,決心報讀了FZD一年的課程。學校的官方網站不斷張貼出漂亮的學生作品,其中一條Youtube片也分享了學生完成課程前後的巨大改變,更聲稱九成學生畢業後成功在創意行業找到工作。種種資訊看起來,這課程真的可以讓學生有飛躍性的提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文章希望可以讓正在考慮的人了解得更清楚。

感想文其實早在上年就完成了,不過剛巧遇上香港抗爭,而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驗證畢業生是否真的很有機會晉身概念設計行業?這年間觀察了同班同學以及差不多時期的畢業生去向,才敢跟大家說推不推薦此學校。

Read more

畫研筆記:把NESCAFÉ廣告 改成非新海誠畫風

NESCAFÉ的「真正醒神,就係比本份做多一分」動畫廣告,委託日本動畫公司製作,引起巨大迴響。網上開始討論為什麼現在每個廣告都好像想要用「新海誠」風格的樣子,於是我抱著研究心態,嘗試了解一下究竟新海誠風有什麼特徵,所以就把其中一個畫面改成不同動畫公司的畫風比較一下。

在此對高瀬裕介監督說聲抱歉,文章好像是把高瀬裕介負責的廣告都說成是新海誠風,事實上他負責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風格很不同的One Piece版合味道杯面廣告。其實這廣告被人說是像新海誠也無可厚非,因為背景的美術監督由渡邉丞擔當,他是《天氣之子》的美術設定,以及《你的名字》的美術監督。

Read more

【存在與虛無 Rick and Morty1~3季命題導讀】

最近神作卡通「Rick and Morty」快要上映第四季的下半部,令我忍不住想要去寫一寫這部卡通。一直沒有提筆說這部作品的原因是,能說的地方太多了,根本每一集都可以寫一篇文章。從小吃日系動畫奶水長大的我,一開始真的習慣不了細條如此粗糙的卡通,不過我很快就被當中的瘋狂與明快節奏吸引,正好讓我一洗最近日系動畫的悶氣,動畫觸及很多形而上學的概念,剖析非常深刻,很快就變成其中一部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如果我每集都寫的話,也許文章會變得太長,所以我就隨意挑了幾集來聊,希望大家能了解這部作品瘋狂的地方吧!

Read more

淺談攻殼2045第7話:被貨幣拋棄的老人們

今次主要說說《攻殼機動隊:SAC_2045》第7集。第7集是一個獨立單元故事,未看的朋友可以看到此文未劇透的部份。第7集的故事內容環繞在跟著舊世代貨幣一起被拋棄的舊世代人。

如果深切地了解到我們現在建基於銀行體系的貨幣系統是如何運作的話,就會知道我們一直都是被貨幣通脹通縮的方式剝削。通脹就是把你辛苦儲來的錢貶值,通縮就是用來剝減你的收入,經濟泡沫爆破就是一次痛快的收割行為。沒錯,通脹通縮與金融風暴不是什麼意外,而是銀行家、資本家,靠著操控貨幣發行量與使用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吸取人們的血汗錢後,再把後果轉嫁回人民手上。

加密貨幣所謂的去中心化,就是把貨幣的發行權力從銀行體系中剝離。你基本上就是把權力從世界的主人(叫它deep state好了)奪回自己的手中,所以加密貨幣是革命性的。但這個世界當然不會那麼理想。貨幣的權力從銀行體系中剝離了,必然會產生出另一種權力架構,例如加密貨幣的數量,是靠電腦的採礦能力的計算能力去增加的話,運算率極高的超級電腦,就可能壟斷了整個貨幣的發行。

攻殼機動隊第7集裡,那些老人就是適應不了新世界的金融體系。沒錯,今日貨幣以及科技是能夠把金融權力從舊世界的銀行體系中分離出來的。可是,亦同樣把大量依賴銀行貨幣系統的人都拋棄了。活在舊世界的老人家,認為在銀行提出來的現金是最可靠的。從今次中國肺炎瘟疫政治中,我們可以看見老人家們最懂得做的就只是囤積儲糧,他們認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是自己的財富。殊不知道,銀行存摺中那個數字,隨時可以透過匯率變化,甚至整個貨幣的貶值,就會把人生的積蓄一下子變得一文不值。虛擬貨幣的確可以取代銀行貨幣,可是它的價值本位必然比起現在更加變幻莫測。

Read more

創意產業讓人變機器? 回應Janet辭去迪士尼事件

分鏡插畫家(Storyboard Artist ) Janet Chan 於2月6日在Youtube 頻道「Honey & Absinthe 」上傳了名為「為何我辭去迪士尼(分鏡插畫家)」的影片。她跟大家分享自己在迪士尼工作的不快經驗,表示「動畫工業不是你想像那樣」。

    她以為動畫工作不同於「朝九晚五」的工作,她以為創意比一切重要,她以為她能夠與仰慕的人一起工作。她以為只要進到公司,勤力地做到最優秀,她就有機會晉升,成為導演開拍自己的作品。

    「但現實是,這一切都是謊言。」Janet說。

    她說動畫是商業合作,你只是時鐘內的齒輪,惡意行為(Toxic behavior)受到鼓勵,某些職位的人很自大,而賺錢才是一切,創作人永遠都是次要。

Read more

嘗試改善Netflix攻殼的硬膠感

最近Netflix在Youtube放出了《攻殼機動隊 SAC_2045》的預告片,是全新的攻殼機動隊系列作,而且居然是3D製作。驟看之下,我腦中閃過Netflix𥚃3D星矢的不祥預感,可是製作名單列出之後,卻發現依然是神山健治執導,官方還特意找來著名畫師Ilya Kuvshinov做人物設定。(Ilya Kuvshinov的ArtStation: https://www.artstation.com/kuvshinov_ilya)

動畫由神山健治及荒牧伸志合作監督,神山健治是《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以及《攻殼機動隊 S.A.C. Solid State Society》的導演;荒牧伸志執導過《泡泡糖危機》、《蘋果核戰APPLESEED》以及近來因為日本動畫見本市而接觸到的『evangelion:Another Impact(Confidential)』。

Read more

《同人管弦樂--以Jazz、中樂及管弦樂演譯機械魂》

九月十四日我去參與了一個音樂會叫做⋯⋯嗯⋯⋯其實我一直搞不清楚它的名字,Facebook上的名字就叫做:

【 香港同人管弦樂團『Mecha』 】

— 機械人ONLY 同人音樂會 —

「めっちゃMECHA!」

宣傳海報上的名字則只是寫著「Mecha」,我姑且叫它Mecha吧。香港的同人音樂能誕生出一隊管弦樂團,還要在演奏廳公演,相信除了「香港同人管弦樂團 Hong Kong Doujin Philharmonia(HKDP)」之外很難找到第二隊,他們今次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以機械人作主題演出,座位也坐滿了大半。我訪問了幾位入場觀眾,有些觀眾事前沒有接觸過HKDP,而是在Facebook上看見演奏會的宣傳,感興趣而入場。

Read more

《Psycho Pass SS 罪與罰》監控社會與平庸之惡

不得不說今次劇場版的3D畫面處理非常漂亮,很多時候3D背景與人物配搭起來會顯得格格不入,這次劇場版卻處理得很自然,玻璃、金屬、發光版拼湊而成的高冷的未來風建築,很適合用3D來表現。現在很多動畫需要表現大量人群已經會選擇用3D處理了,但通常都會一眼就看出那些人跟2D描繪的主角群們是存在於兩個不同的次元的,今次特別行政區 Sanctuary設施內穿著工作服的人員也用3D來表現,意外地很好的把3d服裝與人物融合在一起,人物的動態神情也處理得非常好,是一部很有質感的電影。

Read more

《復活的魯路修 成功再續經典》

自從得知魯路修會有R3的動畫製作消息開始,我就一直對這部作品充滿憂心。十年前日本動畫佳作經典龍爭虎鬥,網民就著該不該把《叛逆的魯路修》冠以「神作」之名爭吵不休,它的結局更是動畫界的經典。就是這個原因,對於推出《復活的魯路修》的消息,我是擔憂結局被破壞多於驚喜的,狗尾續貂事小,破壞經典事大。所幸,這部電影版沒有讓我失望,卻意外地滿足了很多粉絲希望看到的畫面,劇情交代也算是滿意。

Read more

《甜美的剪接與隱喻鏡頭 新番黑馬SSSS.Gridman》

故事可說是一個不斷超展開,不斷揭開世界觀真相的發展,老實說去到11話時看到有那麼多謎團還未解開,還有點擔心作品會不會沒頭沒尾的草草結束掉,畢竟以謎團作故事主軸作品,多數爛尾居多,例如解開迷團後就喪失故事吸引力的《Gantz》、例如完全不打算解開謎團的《涼宮》。而《SSSS.Gridman》作為一部現時只有12話的作品來說,收尾算是恰到好處。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結尾還相當有EVA的味道。

Read more

《沒了中華情花毒 如何看待日軍轉生作品炎上?》

《在異世界開拓第二人生(二度目の人生を異世界で)》的炎上事件,已經去到聲優辭演、出版社下架、作者道歉的地步了。這部原本將要在今年十月上映動畫的作品之所以會惹來中國網民大力抨撃,甚至去信中國駐日領事館要求抵制,結果小說停售,動畫化中止,原因是這部轉生系異世界作品,男主角設定前生曾經參與世界大戰。網民指這個角色的原形是參與過南京大屠殺,斬殺過幾千人的士兵。

Read more

湯淺政明的《人魚之歌》動畫的靈魂就是「動」

(不含劇透)

  光看動畫截圖或海報,是沒法感受到《宣告黎明的人魚之歌》的魅力,因為湯淺政明的作品就會讓你重新感受到動畫最根本的靈魂,就是「動」。

  如果不認識湯淺政明的話,他就是以前《蠟筆小新》的導演,比較近年的作品有《乒乓》、《夜短夢長,少女前進吧!》以及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惡魔人Crybaby》。每次他的作品都好像會慣例地被萌系吸毒者排斥似的,尤記得當《惡魔人Crybaby》上架時,那些極簡線條的惡魔在網上被大家恥笑和瘋傳,當時我就在想:你們到底認不認識湯淺政明啊!?

Read more

[遊戲評測]《魔禁味滿滿的Virtual-On式機械人決鬥》

  當《電腦戰機 Virtual-On × 魔法禁書目錄 某魔術電腦戰機》在上年三月公佈消息的時候,我心裡第一個想法是…

  「嗚哇!一部萬年沒出更新的作品居然跟一部十萬年沒出更新的作品合作出遊戲!?」

《魔法禁書目錄》和《電腦戰機Virtual-On》都有不同意義上的經典與怨念,魔禁那超能力與魔法交織的世界觀設定十分吸引我,以前就十分享受角色之間的互動,惟新約魔禁都出了七年有多了,第三季動畫卻苦苦等候多年還未見影(公佈遊戲消息時還未有第三期製作決定的消息)。 

Read more

[活動紀錄]《朧之祭禁現金無阻熱情 攤主紛轉電子交易》

今次城大秋祭是自2000年城大同人祭成立十七年以來,首個被城大校方禁止現金交易的活動。校方以「大學地契禁止大學範圍內進行第三方之間的現金交易」為由,禁止活動場內進行現金交易。主辦多番與校方商討,結果未能恢復舊有交易方式,活動亦因而延期由「秋祭」變成「冬祭」(詳情:城大秋祭 2017 事項變動通告)。今次同人場內不可進行現金交易活動,但現金交易以外交易方式就未有規限,同人場攤主可自行決定現金以外的任何交易方式,主辦亦有向各攤主及公眾建議一些交易方法以供參考。

Read more

《有病的香港 要做出有病的作品》

事實上香港的病態,香港的可悲面貌,其實全部都可以用來當是創作的土壤,等於很多豐富的哲學思想也是在二戰後期漫發出來一樣。

  八十年代反烏托邦的科幻作品興盛,是當時二戰陰影還未褪色、人們尚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抉擇、科技發展之快速激發大家對未來瘋狂想像…是這樣的背景造就了那麼多科幻經典,這是當年的創作土壞。

  現今不論世界或是香港也準備進入巨變:恐怖主義及難民問題徹底打了左翼臉;全球化遭受本土思潮的猛烈反彈;香港本土思潮雖然進入低潮期,但它會轉形和再次來臨…這些身邊發生的事,全都可以作為創作的土壤。

Read more

《腦部的構造讓我們特別懷緬青春》

  日本特別迷戀校園動畫,特別迷戀校園歲月那段青春。這不只是商業考慮與迷人的美少女那麼簡單,而是那一個階段確實是我們長大後不斷重溫的記憶,這不是依戀過去,而是我們腦部構造本身如此。縱使我們在現實的時間不斷前進,但我們所作的決定、我們呈現的人格,一切都是由青少年時建構起來的人格在支撐。

  戰後日本的青春小說,一向是以高校為舞台展開的,主角年齡一般都是十七歲為主,因為那是青春與成年的界線,也代表了那種即將成為成年人的不安與燥動。至九十年代,對青春描繪的角色更加是下降至十四歲,《美少女戰士》的月野兔、《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碇真治。日本作品對「青春」的想像與探討,可以說是沒什麼其他國家的作品會有這般對青春的執迷。的確在青少年階段的記憶,對成年人來說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年齡愈大的人,青少年時期的回憶就會反覆出現得愈多,我們可以用生命檢索曲線來呈現這個關係。

Read more

《Pokemon GO的精靈是真實存在嗎?》

自從網絡遊戲的出現,遊戲出現限時出現的怪物,或者固定日子才出現的內容(例如Puzzle & Dragon的降臨和體力制),共同的時間經驗就被創造出來。我們不需要像《刀劍神域》一樣把自己的所有知覺連接在遊戲之中才能構策起遊戲的真實,MMORPG這件事本身,就讓玩家經歷共同的時間、經歷共同的經驗。
  我跟友人談論這件事,友人甚至覺得AR比VR要更激進,《刀劍神域》的VR只是利用技術帶你進入一個另一個集體構築起來的現實,而AR則是在原有的現實空間構築起AR使用者才有的現實。例如玩家在路上抓小精靈,這意味他重新定義了周圍空間的意義,勢必和維持原有空間定義的人發生緊張關係。

  以友人的看法,AR-擴充現實(Augmented Reality) ,其實並不是「擴充現實」,而是一種特定族群構築出來的共有現實,寵物小精靈是真實存在,容我精準描述一下,「行去捕捉寵物小精靈」這個行為,在《Go》玩家眼中,是一種大家都同意的共有現實。

  《Pokemon Go》利有真實世界的空間來捕捉精靈,是把現實空間和遊戲空間結合在一起,除了共同時間與經歷之外,還干涉了現實空間,築起《Go》玩家才有的共同現實。

Read more

《RE:由零開始的異世界 打破輪迴故事的想像》

日本獨有Galgame產業,也許也促成了《Re》這部作品的誕生,應該說是Galgame帶動了Visual Novel遊戲類型的流行,「攻略」不同的女生、揀選不同的故事路線會有不同的發展,一些很小的決定也可能引致遊戲故事導致Bad End或者Happy End,甚至True End的出現。這種小小的選擇也可以影響結局的遊戲設計,其實是一種「人生無常」或者「命運無法掌握」的價值觀。相比起來,外國的RPG遊戲,影響故事發展的,是你的策略,你的判斷,以及由你的打不打得嬴boss來決定,結局的好與壞在乎是玩家的判斷力與能力,這是一種偏向命運由自己掌握的價值。「人生無常」價值讓日本人步步為營,小心對待生活細節,可以這樣說,Galgame或者Visual novel類遊戲,把決勝負的關鍵放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個人能力上。看回《Re》,這部作品的男主角菜月昂每次輪迴,基本上就是展開了一條新的角色互動線,用動漫語言來說就是「攻略」了一個新的角色。

Read more

《日本和香港兩種思鄉病 但服用同一種藍色藥丸》

跟友人說起,對於香港的ACG愛好者/御宅族來說,共同回憶一定不會是《光輝歲月》那種八十年代懷舊歌,也不是那泛黃的公屋照片,而是日本動畫。

  「那麼一來香港人的共同回憶不就是完全建基於日本文化上面了嗎?」友人問道。

   我想了想回答:「日本有動畫是因為日本的社會病,香港人看日本動畫也是因為香港的社會病,但兩種病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我們恰好吃著同一隻藥——動畫。」

Read more

《女僕Cafe是現代版本的藝伎遊戲》

  很多人不懂怎樣定位女僕Cafe,客人和女服務生玩著稱為「主僕」的遊戲,服裝帶有少女青春的性感,可是客人與女服務生必須以禮相待,不得逾越界線。它不是普通餐廳,不是風俗店,更不是夜店與風月場所,這是日本獨有的文化歷史所發展出來獨有的產物。,我會說,因為日本有了藝伎,現代資本社會才有了女僕Cafe。

  女僕咖啡店(メイド喫茶,下稱女僕Cafe)是二次元文化的一個特色,第一家正式的女僕Cafe「Cure Maid」在2001年秋葉原開設。Cure Maid的裝潢記滿19世紀風格,女僕們會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女僕服,裙長及地,儀容端裝,順帶一提,《Love Live!》中小鳥穿上女僕服打工的情景正正是取材自Cure Maid咖啡店,而Cure Maid也有跟《Love Live!》合作的活動。這間女僕Cafe嘗試給客人感受一下維多利亞時代女僕的感受,以「主僕」關係連結起女服務生與客人之間的關係。當然那不是真的女僕與主人,而是一個角色扮演(Cosplay)的遊戲。

  隨著「女僕」這個主題在動漫遊戲作品中受到廣大歡迎,女僕服亦都由傳統款色走到「萌」的款色,長裙改成迷你裙,穿上及膝長襪在「主人」面前作出「Kawaii」的舉動,主人的心也隨時融化。

Read more

《請加入原創街 讓大家在RG17再度啓航》

RG的名額快要滿了,也抱歉這個號召那麼趕急才出來,原創街尚欠數名攤檔才能成事。所以,販售原創作品的你,或者攤子展示的作品中包含至少一樣的原創作品的話,立刻加入吧!

報名程序很簡單,在RG17的官網報了名,然後填了下連結的表格就可以了。我們在獲得主辦方的消息之後,立刻會透過【HKDoujin】的Facebook專頁各大家公佈消息,希望【原創街Original Path 2】能見到大家!
謝謝!

Read more

《數碼暴龍Tri》成長命題不來自作者 而是我們

大家對於普遍動畫定位好像有一些誤會了,大家以為給成人看的動畫是深奧的,青年看的是淺白的。其實探索人生意義、表現人性黑暗、描寫道德價值衝突、反抗社會的動畫,主要是給青少年看的,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正在極速建立,質疑種種成人已經不質疑的東西,青少年的「叛逆期」,是對一切提出疑問。而給成人看的動畫,主要都是一種價值:「找回美好」,尤其是日本動畫,找回學生時期的青春,找回小孩的熱誠、找回青春少女蘿莉的青澀。

  現在的日本動畫主要是帶你逃避現實的,新番動畫的受眾不會是宮崎駿、新海誠的受眾。因為宮崎駿的動畫太接近八十年代的主流價值,而新海誠的動畫太接近現實了。《白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透露了大家都感興趣的動畫行業生態,若主題不是「動畫製作」,那種赤裸裸的現實描寫肯定不會如此受歡迎。

  好了說回《數碼暴龍大冒險tri》

Read more

《版權修訂最大問題 其實係信唔過與民為敵的政府》

有問題的地方確實存在

  版權修訂的確會對現時創作造成一定威脅,殺傷力最大的也許是惡搞歌曲了,舊曲新詞 文字創作沒問題,但唱出來可以構成侵權(即《城邦會戰勝歸來》有可能構成侵權。上載翻唱歌曲,同人音樂會,一樣可構成侵權。

另一個主要的憂慮是,法律字眼由「廣播(Boardcasting)」改為「傳播(communication)」(廢除第28條 ,加入第28A條)。這個改動引起了恐慌,因為「 傳播」的定義極其廣範,然而,以現今時代我們的溝通形式來說,廣播的定義已經愈來愈模糊,Facebook, Twitch, Twitter等平台,訊息以用戶主動參與分享,以互動形式擴散,「廣播」這個定義確實追不上時代。

Read more

《不想御宅被看低 請停止自稱「毒撚」》

香港的宅覺得自己不被社會理解,又被「宅男」、「毒撚」等標籤纏身,自卑變成自傲,釀成了「你地外行人識條鐵咩?」的心態,還好,最差的是以毒撚自居,一句:「我係毒架啦!」把自我淪落和自嘲作為自己的城牆,拒絕外界理解同時,又在損害自己自尊。
  本身宅和毒就是兩個概念,「御宅族」來自日本,有指一些喜好專門愛好範疇的族群次文化 ,為了討論聚焦一點,我這裡指的「宅」主要是動漫愛好者。「毒撚」字源亦來自日本的「独男/毒男(どくお)」意指獨身男子,經過香港高登討論區凡事加上「撚」字的洗禮之後,便變成充滿港味的「毒撚」了。

Read more

《為何很多動畫打鬥都不好看?戰鬥敘事的手法解析》

《為何很多動畫打鬥都不好看?戰鬥敘事的手法解析》
動畫比起電影的好處,在於奇幻與寫實的世界觀都要畫出來,因此所花的成本都差不多。這麼一來,戰鬥場面的想像就多了很多機會嘗試了;然而,真正讓人看得高興的戰鬥其實不多。最近我補完了《結城友奈是勇者》之後,更加激起我寫這個題目的動力了。很多人拿它的概念來跟《魔法少女小圓》比較,而我今次只是單純地從《結城友奈是勇者》戰鬥場面說說,為何有些作品的打鬥很好看,有些明明很華麗卻讓人無法投入。

Read more

《MUA Café訪問 女僕小葵指雜誌斷章取義》

小葵回應:『相信雜誌的報道令大家對我產生了不少的誤會和反感,但要說的要解釋的我都做了,所以只有留待你們去判斷吧。我不介意你們直接來認識我,但請不要像很了解我似的在我背後說三道四。雜誌報道令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事件也令我會努力改善自己。』

Read more

拍出本土寫真觸覺-Cosplay及漫畫製作人 小崎專訪

由一開始想要制作寫真集到發售,過程是怎樣運作的?

小崎:「做寫真集通常要諗好個主題先, 要點樣串連主題、帶俾人咩感覺都要預先計劃好。拍一本寫真集通常都要幾次的拍攝才能完成,都幾需要花心機……

然後都是一般的製作書本流程, 選照片、排版、揀印商去印。目前都是在印刷方面感到最有難度, 因為在香港印書成本真的非常之貴, 而且要選擇好的質素的店也不簡單。」

艦娘寫真攝影集是在沙灘上影,為什麼會有這個構想?途中有什麼困難?

小崎:「最近的艦娘寫真集其實有很多場景拍攝, 有沙灘的、有泳池的、STUDIO的、還有大廈天台

因為這本只有一個角色——伊8, 所以想著力多表現一下這個角色的生活, 例如出擊作戰時、休閒時、過聖誕節時的樣子……等等, 令本書的整體感覺豐富一些

困難嘛, 倒是沒有特別大的困難, 平時去拍攝雖然體力上會辛苦但收到照片就很開心呢~

這次最特別的體驗是第一次水底拍攝, 我和攝影師都是第一次嘗試, 很難拍但很好玩! (我喜歡玩水)」

Read more

Rainbow Gala 15 同人原創街 先睹為快!

RG同人展其中一個令人注目的特色,就是RG街道,街道會有自己的主辦,以一個獨特的主題進行街位招募,「行街」的人們可以感受到那兒具主題氣氛的特色,目不暇給。每一度RG街的主題也不同的,這可以看出當季大熱流行的動漫作品是哪一套,或者參與RG的人會想以哪一個主題先聲奪人,今季RG有一點不同,它不是以任何一套現有的動漫作品作為街主題,它是「同人原創街」。

我們稍前已經報導過「香港原創only」的專題,文章也寄語同人原創作品不能停留於交流會的階段,而是要面向公眾。RG原創街卻無獨有偶地回應了大家,它作為香港數一數二的大型同人誌展,是原創作品面向公眾的好機會。今次「名正言順」地舉行原創主題,但開風氣,把原創的可能性宣揚開去!

Read more

[好書介紹]【Starting over 重啟人生】

『吶,哥哥從10年後回來了喔。』

文:隨意門君

請問如果各位突然回到10年前,會做些甚麼呢?

這本書說的就是20歲的主角突然回到10年前開始了第二人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會想把在之前人生中的失誤改過來對吧。但主角沒有這樣做,為什麼?那是因為原來的人生太美滿,完全不需要更好的人生——就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重來人生本來很簡單,只要再做一次以前的事就行了,誰知道以失敗告終!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的人生都弄得越來越亂…被第一人生的好友欺凌、向”原”女朋友表白卻被拒絕、在班上變成多餘的存在、”原”女朋友跑去找其他男人、活潑又親近的妹妹變成毒舌又冷漠的人,原本和諧的家庭破裂…

明明是按第一人生去做的…到底哪裏做錯了?

中學生涯裏只能以同病相憐的同學為精神食糧,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堅持下去。大學後,甚至開始有想殺人的念頭,這時原本疏遠的妹妹突然上門拜訪,又是一個麻煩的開始…

在本書,能感受到主角的難處。主角在故事中多次把第一次的人生跟第二次作比較,一直想如何才能回到那種生活,但每次總是事與願違,向著壞的方向走,當中的無力感令人不禁想要放棄。
最記得是主角走到一座舊大樓,大樓裏的設施都很殘舊。主角看著大樓,更顯出當中的悽慘。

引用書中的一句說話「只要有一個選擇不同,人生就可能走向完全相反的结果。」

對於一團糟的第二次人生,主角會怎麼面對呢呢?這留待各位讀者去看咯。

Read more

《C3日本動玩博覽2015》 2月會展舉行

《C3日本動玩博覽2015》將於2月6至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今屆是C3HK舉辦以來規模最盛大的一屆,不但展場面積最大,參展商、攤位、商品、以至涉及的動漫角色,亦是歷來最多的一年!至於主舞台方面,內容當然也更豐富更矚目!不少嘉賓屬首次來港及首次出席C3HK,相信會為動漫迷帶來不少驚喜。

《C3日本動玩博覽》首度與《Lantis 動漫歌曲祭》攜手合作

本屆C3其中一個最大亮點,就是首度與日本Anisong其中一個最具人氣的動漫演唱會《Lantis 動漫歌曲祭》(Lantis Festival) 攜手合作,於2月6日在C3主舞台舉行“Lantis動漫歌曲祭世界巡迴2015香港站:前夜祭”!Lantis Festival 重量級歌手JAM Project (影山浩宣、遠藤正明、北谷洋、奧井雅美、福山芳樹)及佐咲紗花,屆時將會代表Lantis Festival在C3主舞台亮相。

強勁參展商陣容 遊戲產品攤位增加

本屆C3遊戲產品內容更豐富,得到勁量級參展商“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首度加盟,為大家獻上更多熱爆新遊戲。此外更有多間極具吸引力的參展商,如:“Bandai Namco”、“ SEGA Networks”、“ Bushiroad”、“ Konami” “BANDAI 萬代”、“KADOKAWA 角川”、“木棉花”、“Good Smile Company”、“Elite Toys精英玩具” 、“Animate”、 “COSPA”、“TOEI”等,皆會從日本空運最熱門的動漫和遊戲產品來港展出及販售!在龐大參展商支持下,不同種類的展品及會場特別版商品琳瑯滿目,遊戲產品無論Package Game、Network Game還是Card Game,將會更多選擇,保證目不暇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