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的符號意像 Heco筆下的生命故事
「氣球魚屋FAF(Finger And Fish))」的作品,大多數人都會聯想起《Puzzle and Dragon》,閃亮亮的紙牌令人不自覺在同人場停下前駐欣賞。今年FAF畫風一變,推出新項目《Sunny Side Up! 四月科目》,色彩繽紛的塔羅牌和海報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因此在這期特意採訪FAF的Heco Heio,介紹他和《Sunny Side Up! 四月科目》的故事。
Read more「氣球魚屋FAF(Finger And Fish))」的作品,大多數人都會聯想起《Puzzle and Dragon》,閃亮亮的紙牌令人不自覺在同人場停下前駐欣賞。今年FAF畫風一變,推出新項目《Sunny Side Up! 四月科目》,色彩繽紛的塔羅牌和海報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因此在這期特意採訪FAF的Heco Heio,介紹他和《Sunny Side Up! 四月科目》的故事。
Read more因為一只熊而引發的罵戰,洗版,人身攻擊…
因為一點政治暗喻而令大量中國玩家的心靈受到傷害…
這樣的遊戲,大家有印象嗎?
相信是遊戲迷的人一定第一時間想起台灣《赤燭》團隊的《還願》。
然而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另一個遊戲,比如今的《還願》更遭到中國網友唾罵的——
反烏托邦題材視覺小說《Karma》。
暴雪嚴罰《爐石戰記》香港職業選手Blitzchung的決定在全球遊戲討論區引起軒然大波,暴雪旗下王牌遊戲之一《魔獸世界》創始首席設計師Mark Kern也在個人Twitter上宣布刪去暴雪遊戲啟動器與遊戲檔案抵制暴雪。
Read more如果香港的亂局令你很壓抑,我建議你抽空去看《天氣之子》。
因為它正是寫給飽受社會壓抑的年輕人。雖然探討着社會階級問題,卻不是刺痛赤裸地控訴,而是給你溫柔的慰藉。
日本的情況不像香港,香港的抗爭與壓抑都是激烈的,日本社會對年輕人更像一雙無形重壓之手。他們不追求推翻現有權力,只求在這個社會作一個不被時代摧殘的小人物,在大時代獲得小幸褔。
故事中也好,現實中也好,年長者只是在既定的規則下,恃著「我是為你好」,對孩子作出傷害。社褔機構會將失去雙親的兩姐弟分開,看見離家出走的年輕人就要強行抓回家。在承受比年長者更大的壓逼之下,他們仍能獨力生存,並建立自己的歸宿,年長者又有甚麼資格對他們的決定加以阻撓呢?最後,只會逼得年輕人把槍口指向他們的「保護者」。
Read more九月十四日我去參與了一個音樂會叫做⋯⋯嗯⋯⋯其實我一直搞不清楚它的名字,Facebook上的名字就叫做:
【 香港同人管弦樂團『Mecha』 】
— 機械人ONLY 同人音樂會 —
「めっちゃMECHA!」
宣傳海報上的名字則只是寫著「Mecha」,我姑且叫它Mecha吧。香港的同人音樂能誕生出一隊管弦樂團,還要在演奏廳公演,相信除了「香港同人管弦樂團 Hong Kong Doujin Philharmonia(HKDP)」之外很難找到第二隊,他們今次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以機械人作主題演出,座位也坐滿了大半。我訪問了幾位入場觀眾,有些觀眾事前沒有接觸過HKDP,而是在Facebook上看見演奏會的宣傳,感興趣而入場。
Read more本地的反修例抗爭帶動創作風氣,出現表達各種訴求的作品。近日掀起熱潮的竟然是一個歷史事件——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在煤山上吊的二次創作,並Hashtag「#一日一崇禎」。原來這些創作的崇禎帝,是在映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Read more早前(9月7日)有幸參加了《吹響吧!上低音號~誓言的終章~》的慈善優先場,雖說在香港如今的狀況之下,的確很難提起心情去做任何娛樂相關的事情──但引用某體育網台主持所言:「是,這段時間是很重負能量。看比賽都沒心情、贏球也開不了心。但我們的職責就是足球分析、評論,所以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不會與足球分割。」……聽罷之後,看著已經三、四個月都無法好好撰文的自己,實在都有點愧疚。所以這次獲邀實在是萬分榮幸,而且也是個讓自己重拾「職責」的機會。
對於《吹響吧!上低音號~誓言的終章~》(下稱《誓》),因為早前發生京都動畫工作室的縱火事件,大抵不少觀眾都這次的劇場版有種「不得不去」的感覺。還記得事件發生之後,網絡上發起過眾籌、捐款等等的活動,當然還有進場支持京都動畫(下稱京阿尼)的劇場版作品,包括《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及本文提及的《誓》。
Read more本年度夏日國際電影節安排了兩套日本動畫電影——《普羅米亞》和《浪尖上的約定》(きみと、波に乗れたら)。無獨有偶,兩套都有消防滅火的劇情,也許冥冥中就是要大家不要忘記現實中的那場大火吧。
Read more《盾勇》算是非常早期的日本網文,開章以背叛為主題,在當時算是一個新穎的構思。據說web版存在許多劇情bug,但文庫版之後也將不少劇情的缺陷完善了,並在前期埋下了大量伏筆,在後期引爆。也許這也算是web版改文庫版的好處,因為作者可以將web版視為大綱,並且和編輯商討如何改善劇情。
該小說最近動畫化,而且與英配同步拓展海外市場,野心不小。根據製片人田村淳一郎的訪談,他認為盾勇最大的魅力是「在絕境中振作的堅強」:主角尚文是個尚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處於學生與社會人的交接點,所以初入異世界有天真和低警戒的一面,但面對陷害時也有相應的堅強,這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恰到好處。
看《盾勇》的時候,筆者現實中也發生了不太開心的事情,所以閱讀的時候有頗強的代入感。《盾勇》整體以黑暗基調展開,開章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王道般的穿越,但穿越後卻遭他人冷漠相待,後來甚至被誣衊為強?犯驅逐,於是主角尚文受盡歧視,過著過街老鼠般的痛苦生活。
在異世界生存絕不容易,尚文才剛被出賣,心靈的傷尚未癒合,馬上又要在他人的奚落中展開冒險,並面對即將到來的浪潮。他只有武裝起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惡人,才可以生存下去。
盾之勇者,以盾為兵器。由於四聖勇者不能裝備其他兵器,這面盾牌是他唯一可以保護自己的東西。他是盾之勇者,能守不能攻,可坦不可輸出,他是最需要值得信賴的合作者的人,但在這個身邊人居心叵測的世道,他無法相信別人,只能利用不會背叛主人的奴隸,向奴隸商人購買亞人奴隸拉芙塔莉雅。
盾之勇者,是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面對現實之荒謬,溫柔中卻流露著悲傷的故事。
Read more將軍澳文曲里的連儂牆直到深夜依然人流不斷,不少人路過停下腳步寫上字條貼到連儂牆上。數名年齡不同的市民提供字條及筆,呼籲路人寫上心聲、繪畫,亦有藝術家到場與眾人合力把經已寫上心聲的字條拼貼,形成一幅香港區旗。所有在場人士均是自發到場,有些留下幫忙提供紙筆。有人為連儂牆加上包書膠保護字句,行動並沒有任何行動召集人,均是市民自發。
Read more「砰、砰!」警方隨即開始持槍,並不斷施放催淚彈、胡椒彈襲向行動者所在的區域,行動者四散,並有警察推進時重複揚言「屌你老母啊,係到做乜撚 嘢姐,屌你老母閪啊!」「蝦鳩你啊宜家!」。行動者退至近紅棉路一帶,遠處夏愨道添美道一帶亦傳來濃煙及槍聲,現場一度混亂。有行動者大叫「黑警!黑警!」
Read more三點鐘,示威者開始推進防線,同時以水樽、頭盔等拋擲向警方,警方在未有詳細考慮下向記者方向發射胡椒水劑及噴霧還擊,多位記者受到牽連。我亦受胡椒水劑擊中,但無奈顧不及那麼多,身旁有線電視的攝影師雙眼中椒,在簡單的處理後便把頭盔交予同事,扶他到安全的地方。叫到聲嘶力竭,終於有市民去找急救人員幫忙,我才放心立即回到戰埸的中央。
雖然有示威者示意其他人不要向警方拋擲物件,但無奈情況沒有甚麼改變。警方亦有將水樽等拋向示威者,雙方都像着了魔一樣……在混亂之中,有見女行家絕望大叫「記者呀!」,有行家叫大家小心、踎低,但更多的是各位行家仍然奮不顧身去報導眼前的情況。我們互相照顧,齊心叫行家後退,又幫忙沖洗傷口。有行家幫我擋開了飛向我的頭盔,沒有他我可能現在已經在醫院。(只有這種時候會感激自己生得不高。)
Read more自從得知魯路修會有R3的動畫製作消息開始,我就一直對這部作品充滿憂心。十年前日本動畫佳作經典龍爭虎鬥,網民就著該不該把《叛逆的魯路修》冠以「神作」之名爭吵不休,它的結局更是動畫界的經典。就是這個原因,對於推出《復活的魯路修》的消息,我是擔憂結局被破壞多於驚喜的,狗尾續貂事小,破壞經典事大。所幸,這部電影版沒有讓我失望,卻意外地滿足了很多粉絲希望看到的畫面,劇情交代也算是滿意。
Read more不能否認的是試圖將男性向圈子中的發展模式套到女性向圈子中是不太現實的,亦因此無法用男性向圈子的發展概念去評價女性向圈子發展,更遑論指責女性向同人組織不思進取是有失公允。
Read more人類、內臓、吃掉──這些被引伸出來的詞彙,難免聯想起令人作噁的血色場景;撕裂、吞噬、流血──然後是死亡。光是一句「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足以令人聯想到上述的種種處境──倖然,實際上這是一套已經有聲書化、漫畫化、真人電影化以及劇場動畫化的小說作品。而這部劇場版動畫,終於訂定在3月21日於香港上映。
讀過作品的簡介,大概了解到這是一部描述某個陰沉孤僻男──我(作品中大部份時間,都是以「ぼく(我)」作第一人稱),與一個患上胰臟不治之症,但又外向開朗的女生──山內櫻良的故事。
Read more日本文化審議會於2月13日提出修改著作權(版權)法,把違法下載的範圍由音樂與影片擴大至圖片、小說、程式各種內容,在未得到版權持有人的授權下使用,即使只是「cap圖」都有機會遭到刑事方式起訴。該法案提出後引起日本各界評擊,質疑其「打擊網絡使用」、「影響民眾生活」、甚至對同人創作都會產生影響。何以身為ACG產業發源地的日本會提出這種對業界影響極大的修訂呢?且讓筆者由「漫畫村事件」講起。
Read more各位新年快樂!2018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都已經開始了,各位還記得過去一年有什麼大事發生過嗎? 不論是香港還是國際在這一年也發生了不少事,HKDoujin編輯部精選了一些在2018年發生過的御宅事件給大家回顧一下。
Read more不知不覺又到了年末,下星期日就是Rainbow Gala22的日子了,今次香港同人會加售各期期刊,換言之,之前的場次錯過了的朋友今次有大好機會入手,通通帶回家~小編為大家整合了各期期刊的介紹,不太清楚內容的朋友可以在RG前先閱覽一下喔!
Read more生始其時、恰如其分──筆者認為這是對於《SSSS.GRIDMAN》的最佳形容。為了重現《電光超人グリッドマン》的風格、為了滿足動畫市場,《SSSS.GRIDMAN》在「硬派」的特攝風格之中,揉合了(看似)柔弱的兩位美(腿)少女,令作品不僅是一部特攝動畫、也不僅是一部學園少男少女的普通動畫。當然,筆者也聽過一些批評,指圓谷屈服於現代動畫市場之下,以美少女賣腿向宅宅「下手」——不過說實話,即便是任何一部作品,是要挑剔、是要吹毛求疵的話,總是有一千一百萬個理由。說到底,《SSSS.GRIDMAN》怎麼看都是一部有力挑戰本季《哥布林殺手》、《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等等話題作的「黑馬」作品。
Read more繼【ANISON DREAM STAGE 2018】後,櫻川めぐ旋風式再次訪港,而且更是以個人身份出席Fan Meeting活動!由Miaco+主辦的【櫻川めぐ Fan Meeting in Hong Kong 2018】將於10月20日於兆基創意書院舉行。
有別於以往的活動,是次櫻川小姐以個人身份出席Fan meeting,粉絲就可以近距離與她互動,令人期待。在此先回顧一下櫻川小姐以往的事跡吧!
Read more香港的同人誌即賣會(香港同人場(展)/同人活動/香港同人誌即賣會)雖然看似好景,辦的活動越來越多,但其實香港的同人活動無論在籌辦以至發展都面對著不少阻力: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不租場給新的同人活動主辦、城大動漫組織統籌秋祭時受到眾多阻礙、以至Creative Paradise (CP)講「今次我哋係蝕」;但另一方面,下屆RG可在九展連開兩場地、PR社團報名反應熱烈……你可能曾經聽身邊朋友說過「香港同人展已死」的描述?這描述是否正確?事實上香港的同人展情況又如何?我身邊有幾位朋友甚至不去香港的同人活動,只去海外的同人活動,因為「香港的同人展好悶」、「冇嘢買」(不是怪責他們,每個人有自由選擇)。假如「香港同人展已死」並非事實,又是否會是一個警號?
Read more作為《銀魂》的「漫畫黨」也好、「動畫黨」也好……或是稱之為「原作派」也好,《銀魂2》可以說是以「另一種方種體驗《真選組動亂篇》」的好作品。即使是從未接觸過《銀魂》也好,畢竟《銀魂2》與前作毫無關連,而且《真選組動亂篇》也是一個獨立的篇章,因此完全不用擔心會看不明白,大可以安心入場收看!
Read more《給我記住香港》是熱血時報新推出的一部本地熱血運動漫畫,猶如真人版《爆漫》,言某和帽子君分別扮演著秋人和最高,言某負責文字創作,而帽子君則負責分鏡繪圖。令人意外的是,言某其實於監獄服刑,他是一邊服刑一邊創作故事,究竟整個漫畫是如何誕生的呢?
Read more「阿銀,你已經有幾個月無交租啦 ~ 」我相信好多有追開銀魂既讀者對呢句一定唔會陌生,阿銀同時都比呢一句說話煩足十五年,同時又陪同左我渡過左十五年。單單呢一句就已經想比錢入場睇,跟著阿銀會點樣面對無錢交租嘅情況。同一句說話,同一個開場,無論係漫畫定動畫,都出現過好多好多次,而收睇同一個情節,戲院內嘅大家都比足面,拍手大笑當然不在話下。
Read more過去幾年,香港遊戲業界非常活躍,「獨立遊戲」四個字亦開始響主流媒體上出現。作為業界一份子,睇見獨立遊戲漸漸被公眾受落固然係開心啦。不過,隨住越來越多人注意到「獨立遊戲」,「獨立遊戲」呢四個字嘅含意亦開始引來各種問題。究竟咩係「獨立遊戲」?經濟獨立?設計獨立?「獨立遊戲」有冇金額或團隊人數限制?而家嘅「獨立遊戲」因為欠缺一個權威性嘅定義,所以投資過百萬開發費嘅遊戲可以出嚟話自己係Indie、幾十人嘅公司,整咗幾年遊戲又攞出嚟話自己係Indie… 原來「Indiepocalypse」(獨立遊戲泡沫)已經不知不覺進入咗開發者之間嘅話題當中。
Read more「本子」──筆者習慣這樣來稱呼「同人誌」,明明該是同人活動理所當然的主角,但近年卻因為種種因素,已成漸漸淡出同人活動之內的「悲情主角」。
「本子」屢受滋擾 週邊產品貨如輪轉
經歷過明光社「放蛇」、淫審「掃檔」、電報辦檢控攤主等等的不愉快事件,不少作者、甚至連大眾都漸漸感覺到,場內「本子」似乎已經成為了身先士卒。無他,R18(十八禁漫畫或插畫本)被掃、BL(Boys Love)被掃、GL(Girls Love)被掃──近年清涼本露個內褲也要被定性為「不雅品」……畫師的創作空間不斷被「淫審」以及「明光」等勢力所壓逼,直接導致的同人誌(下稱「本子」)吸引力、售出量大減。
Read moreComic World HK(下稱CW)的維基網頁資料疑曾遭人大幅度修改,而刪去的多是關於CW的負面資訊。
筆者於5月26日收到收到讀者的報告通知,稱發現CW的維基網頁懷疑被刪改,其中在提及「場地歷史」及「CWHK大會的政策或行政問題」時,不少曾被人除去舊版中的負面紀錄及資料,甚至將整道「CWHK大會的政策或行政問題」的題目刪除,情況嚴重。
Read more有很多人指出,在網路時代不少人畫功畫風不是很出色,但也很出名。首先我們要知道作品受歡迎的因素可以有很多,跟網路用戶需求,作者對自身的行銷也有很大關係,跟電影一樣,受歡迎作品不等於好作品,但怎樣才是好作品每個人的定義也是不同的,畢竟每個人作畫原因也不同,在「畫」以外,作品內容本身佔了很大因素,畫得不怎樣但內容很好的大有人在,畫風畫功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Read more香港本地漫畫家葉子晴的作品《同行(ともに
Read more香港一直少有突破性嘅遊戲設計,甚至係近乎冇全職嘅遊戲設計師。除咗外在嘅環境因素之外,部份原因係來自「做遊戲嘅初心」有問題。當「初心」包括咗種種「精明」嘅計算,大部份人都會選擇行條最安全就可以賺大錢嘅路。大家有冇諗過,其實可悲嘅係我地香港人,所謂嘅創意,只係停留響個手機屏幕嘅小小畫面當中,諗住點樣可以賺大錢?
Read more最近參加朋友飯局,席間佢話想搞遊戲製作,問我點睇。其實一年當中都有唔少人問呢個問題,亦試過有啲朋友嚟我Facebook留言叫我講吓睇法……不過各位大佬,知唔知呢啲問題唔可以公開作答㗎?揞住良心叫人去馬,基本上就等同推人去死。講話唔好做呢?又話我思想負面,自己冇料發圍賺大錢就喺度踩香港遊戲開發。老老實實,不如我問番大家一句,其實點解要做遊戲先?
喺香港,做任何嘢都好,要做到勿忘初心真係唔容易。不過更大嘅問題係,有啲人做嘢根本就無初心。簡單一句「點解想做遊戲?」,答案通常都係二選一,一係就話自己中意打機,一係就話想賺大錢。雖然呢兩個答案唔係錯,但係可唔可以諗深少少呢個係咪真正原因先?
Read more據說,寂寞能夠殺死兔子。
筆者我不知道,人類會不會因為寂寞而死,不過至少,或者一個人也能好好活着。
但是筆者我深信, 絕望能夠殺死人類。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部漫畫小品, 或者你早已經聽過它的名字, 這是一部, 由絕望中尋找微小希望的故事 ;這是一部虛假,但又是如此真實, 有血有肉,的悲劇故事 ; 這是一部,訴說日常生活就是美好的故事。
Read more我想很多人在進場之前會疑惑,究竟《魔神Z/Infinity》是企圖向新一代建立鐵甲萬能俠的品牌,還是用來滿足舊世代的童年回憶的?看完後的感想是,它明顯是造給舊世代機械動畫迷看的,同時亦很巧妙地照顧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
Read more如果說「無雙」系列是以速度感、即時戰鬥以及「爆無雙」作為遊戲的主打,那麼「人中」這個系列就是以爽快感、反應力以及豪華的必殺技畫面作為賣點。即使你從未接觸《北斗之拳》這作品,亦無損玩這遊戲時的爽快感以與及對體驗劇情的刺激。「人中」系列的爽快、熱血沸騰、講求反應速度的玩法,配合《北斗之拳》獨特的拳法、畫面、經典的角色台詞,成為《人中北斗》這款遊戲的最大賣點。
Read more當《電腦戰機 Virtual-On × 魔法禁書目錄 某魔術電腦戰機》在上年三月公佈消息的時候,我心裡第一個想法是…
「嗚哇!一部萬年沒出更新的作品居然跟一部十萬年沒出更新的作品合作出遊戲!?」
《魔法禁書目錄》和《電腦戰機Virtual-On》都有不同意義上的經典與怨念,魔禁那超能力與魔法交織的世界觀設定十分吸引我,以前就十分享受角色之間的互動,惟新約魔禁都出了七年有多了,第三季動畫卻苦苦等候多年還未見影(公佈遊戲消息時還未有第三期製作決定的消息)。
Read more私心選,即是在下的一己之見。但我也盡量基於統一的原則去評選:主要角色配音員的感情演繹,佔四成;輔助角色配音員的感情演繹,佔兩成;選角安排,佔兩成;翻譯和對白處理,佔兩成。
10優粵配動畫選
1.《我的英雄學院》
2017年,眾聲喧嘩,不少動畫都很會搞噱頭,搏出位。在這環境下,《我的英雄學院》也許容易被人遺忘,它在日本播出時,因該季有其他出位的話題作而較受冷落。要說粵配的討論度,《我英》不算有甚麼熱潮,但以它的紮實穩健,以及在平衡各方因素下,它才是最佳作。
Read more港人製《刺客教條》宣傳動畫 網民讚口不絕(27/10)
一條由香港人製作的《刺客教條:起源》宣傳片於10月27日在網上熱傳,不少網民讚質素高,水準不輸海外。
香港動畫製作公司Paperbox Creations及廣告公司: 朝日創作 Rise Creation有幸接受Ubisoft官方委託,製作《刺客教條:起源》動畫宣傳短片,香港蘋果日報及UbisoftFacebook 專頁上兩條動畫宣傳片合共98 萬次瀏覽!12月14日,Microsoft Surface的廣告宣傳更邀請了Paperbox Creations進行代言,以《刺客教條:起源》動畫宣傳短片事件作為廣告故事主角。
Read moreCosplay其實也是一群充滿熱情的人在「神似」和「形似」上面追求極致的一條道路。明天(31/12),柴灣青年廣場就會舉行一個以cosplay為主題的博覽會,主辦除了希望可以匯集一群喜歡cosplay的朋友外,亦希望號召更多同好進場,在不同的環節認識cosplay的另一面。
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Coscompass的活動內容吧!
Read more現在,我們基本上已經習慣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看與日本同步或同週播出的正版動畫了。然而這種習慣,畢竟是2010後,經過若干年才建立起來的。沒關注過的人大概不知道——在香港,早在2009年就已經在電視上實現與日本「同步」播放動畫。香港電視台的「同步播出」,雖然確實是有和日本完全同步播放的例子(Animax),但更為人所知的是TVB官方稱之為「緊貼日本」的「同步播放」。何謂緊貼日本?直接舉個例子好了:2014年7月的新番《黑執事 馬戲謎團》(黒執事 Book of Circus),日方7月10日首播,而香港要到8月2日才首播。大家可能會大呼:「這根本就不是同步嘛!」,這點早就給電視台料到了,所以官方說法一直強調的都是「緊貼日本」,就連2011年11月底才播出,比日方足足落後兩個月進度的《魔奇少年》(マギ)在宣傳中也使用到「緊貼日本」這個說法。筆者認為,應該很多人都覺得這種「同步」不提也罷,但實際上對於TVB而言這確實是「同步播放」,時間上落後日本數星期才播,一來是因為檔期,二來就是本地化工作需要用到相當的時間,其中後者的影響最大。
Read more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以《寵物小精靈》譯名事件為首,粵語翻譯面臨的風風雨雨,已隨着電視台為五斗米折腰,背棄粵譯而進一步惡化。如今粵譯情況不上不下,在於其實很多人都受字幕組翻譯耳濡目染,以至已經沒有概念,分不清國/普譯和粵譯。然而,筆者認為,粵語翻譯的魅力已經根植於大眾心裏,不容字幕組翻譯所取替,亦遠超於一個情意結。
舊的粵譯就有如《千與千尋》裏面小千的真名一樣重要,是因為一日我們仍會將叮噹、比卡超、飛雲掛在嘴邊,就會依稀記得,到底緊隨我們語言習慣譯出來的東西是怎樣,「機會嚟啦,飛雲」何以會格外親切,那是因為,這些是我們一手一腳建立的文化,不止是屬於譯者的東西,其實我們都有份令這些譯本入屋。
Read more筆者不相信一個需要通過重重官僚審批後面世的比賽,有著存有巨大漏洞的規則,會是一時疏忽。今次ACG+Capital的比賽由樂言社教育基金主辦,並香港民政事務局以及青年事務委員會資助,可算得上是拿着納稅人金錢搞的活動。這活動分為《香港青年動漫電玩品牌創作大賽》以及《香港動漫電玩創業計劃》兩部分,冠軍獎金加上啟動資金前後合共50萬港元金額。如此巨大金額的比賽,主辦單位卻竟然訂下了「參賽團隊可使用已經生產或創作的作品參加比賽」以及「參賽團隊可以成立一間新公司參與計劃」這種耐人尋味的比賽規則。更不幸的是,最後奪得獎金和資助的,正正就是利用了這兩條規則的「業界經驗人士」。
Read more我們看見,對香港的文創有熱忱的人,很多都有心有力,卻得不到廣泛的認同。對於創作者,在圈內交流交流也挺開心,但我們真心希望,大家的血汗能有更好的展示機會。
在多數的展場,同人作品有強力IP支持,原創作品更覺乏力。我們希望原創作品,也能有其他的平台去展示,其他的工具去支持。
我們見到這許多許多,然後想到將大家的努力凝結在一起,被每一個熱愛遊戲的人所接受,因此發起了[email protected]計劃。
Read more最近在香港同人出現了一篇《有些人是要被管的—-Cosplay界必須有驗證制度》提到審查制度,俗稱「大台」的設想。上文作者所說的大台,原是試圖用審查制度去規管同人界的性犯罪行為,我想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行不通。不過,「大台」未必會是一隻聞風就敬而遠之的魔鬼,正如各種興趣圈子也會有它們的業界代表,會為該圈子爭取地位、資源及代表性,同人界如果出現大台,它的本質應僅僅是作為同人圈(業界)的代表,在體制內協助同人圈爭取地位、資源、或向同人圈內各種人士提供由政府「埋單」不同的服務,令同人圈內有心朝產業化/職業向的人士爭取資源和機會。
Read more2016年過去,不論是香港還是國際也發生了不少事,這年對小編來說還真是十分短暫,很多事情回顧起來還真像是前陣子才發生似的。以下事件又有哪件在大家心中是十分深刻的?
《寵物小精靈》 變《精靈寶可夢》 掀粵語捍衛戰 (26/2)
任天堂(香港)有限公司和The Pokémon Company宣佈統一中港台三地的《寵物小精靈》譯名,《寵物小精靈》改名為《精靈寶可夢》,第一代共151隻寵物小精靈亦需要改名,如港人最熟悉的「比卡超」改為「皮卡丘」、「奇異種子」改稱「妙蛙種子」和「波波球」變「胖丁」等,令不少港人大感抗拒,掀起廣泛討論,批評任天堂漠視和不尊重香港的語言和文化。
翻譯:a dreamer of the day
今年2月26日、ニンテンドーがポケモンの中国語版を発表したが、香港と台湾においても、公式の翻訳名称は中国語(北京語)ヴァージョンのみになっている。長年プレイヤーの間で使われた広東語の翻訳名称が排除されたことを受け、香港のLonely Media、「熱血公民」及び熱血時報は5月30日、在香港日本総領事館の前でデモを行った。ニンテンドーに広東語の翻訳名称の存続、及び香港と台湾それぞれのローカルヴァージョンの発売をさせるよう、日本政府による助言や指導を求めた。このデモの背景と意義について、「HKdoujin香港同人」の記者はLonely Mediaの阿昇編集長に取材した。
昇:Lonely Mediaの阿昇編集長
記:「HKdoujin香港同人」の記者
記:なぜデモという手段を選ばれたのですか?しかも一般人が参加しにくい月曜日で?
昇:私たちは、ネット上の世論のみではニンテンドーに重視してもらえないではないかと考えています。実際、これまでニンテンドーに対して、長年使われている香港独自の翻訳名称を存続していただく署名活動にすでに約6000人の署名を集められたにもかかわらず、定型文のような返事しか返ってきませんでした。そのため、より多くの人々に関心を持っていただく必要があ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ニンテンドーは香港人からお金を取りたい一方、香港の文化をまったく尊重しようとしません。私たちは平日でデモを行うのは、日本総領事館に陳情して、この件に注目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ですから。
意見信是先以日文書寫的,再翻譯為中文版本的。文法上可能會偏向日式表達,但我們的立場是十分清晰。我們考慮到天堂想統一官方名稱,其中有著打擊盜版的用意,這點我們先是表示同意,但我們在下文再仔細申述普粵之別,再重申強調粵語是一種獨立語言,也是香港現時火熱的政治議題。任天堂並沒有把粵語當作獨立語言看待,有客觀上造成了助長普通話統戰粵語的效果,成了消滅粵語的幫兇。
意見信於2016年3月16日已經提交,並於現在公開,希望大家把意見信轉載到日本的社交網絡上,讓日本人明白Pokemon在香港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紛爭,也讓日本人理解粵普之別。
Read moreRG的名額快要滿了,也抱歉這個號召那麼趕急才出來,原創街尚欠數名攤檔才能成事。所以,販售原創作品的你,或者攤子展示的作品中包含至少一樣的原創作品的話,立刻加入吧!
報名程序很簡單,在RG17的官網報了名,然後填了下連結的表格就可以了。我們在獲得主辦方的消息之後,立刻會透過【HKDoujin】的Facebook專頁各大家公佈消息,希望【原創街Original Path 2】能見到大家!
謝謝!
『吶,哥哥從10年後回來了喔。』
文:隨意門君
請問如果各位突然回到10年前,會做些甚麼呢?
這本書說的就是20歲的主角突然回到10年前開始了第二人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會想把在之前人生中的失誤改過來對吧。但主角沒有這樣做,為什麼?那是因為原來的人生太美滿,完全不需要更好的人生——就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重來人生本來很簡單,只要再做一次以前的事就行了,誰知道以失敗告終!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的人生都弄得越來越亂…被第一人生的好友欺凌、向”原”女朋友表白卻被拒絕、在班上變成多餘的存在、”原”女朋友跑去找其他男人、活潑又親近的妹妹變成毒舌又冷漠的人,原本和諧的家庭破裂…
明明是按第一人生去做的…到底哪裏做錯了?
中學生涯裏只能以同病相憐的同學為精神食糧,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堅持下去。大學後,甚至開始有想殺人的念頭,這時原本疏遠的妹妹突然上門拜訪,又是一個麻煩的開始…
在本書,能感受到主角的難處。主角在故事中多次把第一次的人生跟第二次作比較,一直想如何才能回到那種生活,但每次總是事與願違,向著壞的方向走,當中的無力感令人不禁想要放棄。
最記得是主角走到一座舊大樓,大樓裏的設施都很殘舊。主角看著大樓,更顯出當中的悽慘。
引用書中的一句說話「只要有一個選擇不同,人生就可能走向完全相反的结果。」
對於一團糟的第二次人生,主角會怎麼面對呢呢?這留待各位讀者去看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