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中現實的希望之花—《白箱》劇場版觀後感
《白箱》劇場版終於在港澳上映,本作的故事主要圍繞《白箱》TV版後,武藏野動畫製作有限公司好不容易建立的名聲,因為一次的事故而付諸流水,職員們大多為生活而離開。這時,武藏野接到一部將近胎死腹中的劇場版動畫製作計劃,我們信賴的宮森,必須再次團結起四散的伙伴,帶領武藏野走去不一樣的明天。
Read more《白箱》劇場版終於在港澳上映,本作的故事主要圍繞《白箱》TV版後,武藏野動畫製作有限公司好不容易建立的名聲,因為一次的事故而付諸流水,職員們大多為生活而離開。這時,武藏野接到一部將近胎死腹中的劇場版動畫製作計劃,我們信賴的宮森,必須再次團結起四散的伙伴,帶領武藏野走去不一樣的明天。
Read more最近因疫情關係,不少同人場及活動告吹,我們亦注意到一個新的販售平台進駐了這個圈子。名為飛天奶茶的平台為好幾個活動舉辦了線上同人祭及協助通販,而最為人所知應該就是「MK妹」的線上販售了。
這次我們邀來飛天奶茶的代表Keith進行訪問,了解一下這家近日知名度大增的平台。飛天奶茶為一家華文創作平台,Keith為其創立人及CEO。正當我們好奇為何要投資這一行業的時候,才得知Keith和團隊成員他們在求學時參加了不少大學及對外的創業比賽並多次得獎,畢業後一起全職營運該公司。團隊現有九位成員,大部分為Keith就讀中大時的同學。
Read more再次感謝新映爸爸的邀請,日前(17/11)參加了睽違已久的《SHIROBAKO》劇場版(下稱《白箱》劇場版)優先場。電視動畫早已在五年前放送結束,當時經歷多次「萬策盡矣(万策尽きました)」的武藏野動畫公司,總算歷盡艱辛地超越了極限……而來到劇場版,果然還是不得不再次面臨「萬策盡矣」
Read more衙差用鬼滅宣傳,叫人提防騙子出了個「提子治郎」,食字核突到令人作嘔。網民居然用「侵權」指控衙差抄襲鬼滅,甚至日本新聞都引述事件。有網民就說「香港都已經沒有自由可言了,為什麼不能用抄襲侵權去攻擊對方?」,因為你摧毀的不是香港的創作自由,而是「版權」這個概念本身隱含的權力。很多人以為,版權是創作人的法律保障,然而,隨科技進步,社會形態的演變,版權愈來愈變成資本家的權利,變成網路管理員神秘的權力,沒耐心的人或過不了智力門檻的,請不要隨便閱讀。
(智力門檻:政治情緒病穩定者)
Read more先不論這個「防騙宣傳」的設計有多拙劣,每次扮親民出POST,總會讓人感到嘔心。但我見到很多批評都是以「侵權」、「抄襲」為名作控訴,還打算告知日方,就不禁搖頭。
就算這個創作是如何不濟、惹人討厭,從創作的角度去思考,怎麼看都是二創而非抄襲。抄襲代表一般人未必會分得清原作和抄襲品,但這個紫色OBJECT,很明顯跟炭治郎是完全不同次元的生物吧。
Read more做起一個行業需要大量商業化介入,無奈地生意人不會願意進行只達到收支平衡的投資,金仔笑言「(香港)唔會見到好似少年JUMP咁嘅總編或CEO出嚟,話我地要整本雜誌,唔賺錢啊嘛。」香港的創作環境艱難,漫畫創作又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資源和時間,漫畫家很多不願意在網上免費公開作品。然而,近大半年武漢肺炎令香港興起付費平台,受眾愈來愈願意花錢享受網上娛樂,不論Netflix或Youtube收費都較少罵聲。他相信總有作者願意將自己的收益再投資到自己的作品上,例如廣播劇或漫畫等,「當有適當嘅利潤比咗作者嘅時候,佢哋起碼有選擇權……再去投資俾其他二次創作嘅人。」
他們還在探索如何在漫畫改篇取得收支平衡,希望找到可行方法後與其他人分享,「其他想試嘅人都叫有少少跡可尋,唔駛前面咩都唔知慢慢摸。」這個模式可能建基於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未必適合所有改篇作品。金仔強調做好市場後才會有時間和資源,去改篇其他叫好不叫座的作品。
Read more長篇漫畫《匿龍密語》系列,由2005年開始連載。在三期正傳完結後,多年來一直出版外傳至今,在香港、中國和法國均有發行。小雲是難得能夠有系統地建構出幻想世界觀的香港漫畫家,在三期的故事中一步一步建構出兩個主角交織的命運。喜歡《匿龍密語》的讀者,無不受故事中的細膩情感描寫所感動。官網有一個「最受歡迎劇情投票」,首兩位的最受歡迎劇情都有超過二萬多張票,可見讀者們的熱情。
心思慎密的少年「風舷」與影龍族皇太子「瀾」相遇,踏上了尋找隱匿神龍的冒險旅程。閱讀下去,就會發現在故事中甚至有對生命與存在有深刻的探討,讓不同年齡的讀者產生不同的感悟。
Read more對於珍視之人無法言喻的心意,藉由文字、信件,將自己難以言之的意念傳遞出去──書信、「珍視之人」一直是《紫羅蘭永恆花園》的核心思想,即使在劇場版之中,那個電話已經開始普及的現代亦然。或許電話能夠帶來更快速、更直接的對話,讓人不會錯失向珍視之人坦率的最後機會;但人始終有些話會哽在喉嚨、不好意思、沒有勇氣、說不出來的話,而書信、文字則能突破這個限制、甚至能跨越時代的傳遞「愛」。
「忘記很難,只要還活著……就無法忘記。」
Read more日前,筆者有幸獲「Neofilms 新映影片」邀請,在10月14日參加於MOViE MOViE Cityplaza的「MOViE MOViE anifest 動画藝術祭2020」首映場次。本文為是次活動感想文的下半部份。
畢竟性質有所不同,所以筆者把「MOViE MOViE anifest 動画藝術祭2020」分成兩個部份,本文將會介紹與本土動畫創作相關的「第七屆動畫支援計劃」(下稱「7th ASP」)。
「7th ASP」由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辦,主要為香港初創動畫企業、小型企業(基本製作) 及小型企業(進階製作) 三個不同組別提供資助,鼓勵本地動畫創作。按不同組別分別提供最高港幣110,000元、港幣200,000元及港幣500,000元的資助,支援參與動畫企業製作不少於3/5/10分鐘的原創專業劇情動畫。
Read more十月九日,在各App Store鬧SRPG(策略角色扮演遊戲)遊戲荒時,一隻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正式推出——《Zold:Out 鍛冶屋の物語》。在日本市場大量使用輕小說、漫畫、改編的廢課遊戲時代,出現原創IP已經實屬難能可貴,留意一下官網的話更看到這是本地開發商C4CAT出品。精美可愛的人設加上罕見操作方法的策略戰鬥,兩者結合之下生出了一隻令人矚目的遊戲。當中更值一提的,是在SRPG範疇中新鮮的行動點排序及戰鬥地圖展示給玩家的地勢,障礙的設置都能感受戰場的千變萬化,筆者甚至在教學關中稍有不慎Game Over了一次,大膽的設計及創意,使燒腦鑽研通關方法所需的時間大大提升!
筆者現時從事遊戲企劃,20多年遊戲經驗中特別偏好SRPG這一環。《Zold:Out》有別於一般SRPG一格格地移動的套路,改為以12點行動點為基準,配合角色數值決定敵我行動次序先後,再以這些行動點數配搭自己組成的武器庫與敵人交戰。
Read more《HF》的劇場版可說是超級rar檔,第I章的劇情經過高度壓縮簡化、II章正式引導進入HF線的部份同樣也是資訊爆炸,如果對於《Fate/Stay Night》系列算不上熟悉、或是已經忘記得七七八八的話,即使是老手還是會有追趕不上的感覺。最理想的,除了跑完一次I~III章的馬拉松,最好還是花點時間在《UBW》上面,簡略地溫習一下。
06年版的《Fate/Stay Night》跟14年的《UBW》起初也有共同路線,直至到Lancer襲來、初戰Berserker就出現了分歧點──也就是《Fate/Stay Night》的第三集、《UBW》的第二集。而這個分歧點就分拆了Saber、凜兩條路線,也是為最終《HF》的櫻線建立完整的世界觀及設定。
小鎖是香港最近非常活躍的日系女繪師,她筆下的女角都有種柔軟的水潤感,夢幻的色彩與頭髮閃亮亮的光影也是她的畫風標誌之一。小鎖在Youtube用廣東話拍了一系列的繪圖教學影片,最近還推出了線上日系插畫課。令人驚訝的是,原來小鎖還是一名正在讀商科的大學生。今次訪問,小鎖為我們分享她如何開始發展自己網路繪師之路。
小鎖中學時,於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讀理科,現在在香港大學讀BBA(Accounting & Finance)。她說從小到大讀名校都很大壓力,家人、老師以及整個學習環境都會對她有要求,同學們都能夠考入港大中大的「神科」(入學門檻高,畢業起薪點高的科目),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壓力自然會大。小鎖其實也不是很喜歡這種環境,雖然自己讀書會維持在中上水平,但不會在讀書上投入太多,她甚至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
她在家中是長女,家人以前也期望她能夠成為律師,或者跟商科有關的職業。「不過佢哋而家都應該睇開咗,以前唔係幾認同,但而家見到有啲成績喎,咁就會講『咁你繼續試下啦』。」
升了大學之後,小鎖在畫畫路上的發展,家人其實是愈來愈支持的,也會叫她同時要兼顧讀書。
如果繪師路上遇到阻礙,利用本科的技能謀生的話,她會做什麼工作?小鎖回答,她想自己應該是會做Marketing或者做生意。
Read more我在香港已經做了三、四年2D遊戲美術,2017年經過多番考慮,決心報讀了FZD一年的課程。學校的官方網站不斷張貼出漂亮的學生作品,其中一條Youtube片也分享了學生完成課程前後的巨大改變,更聲稱九成學生畢業後成功在創意行業找到工作。種種資訊看起來,這課程真的可以讓學生有飛躍性的提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文章希望可以讓正在考慮的人了解得更清楚。
感想文其實早在上年就完成了,不過剛巧遇上香港抗爭,而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驗證畢業生是否真的很有機會晉身概念設計行業?這年間觀察了同班同學以及差不多時期的畢業生去向,才敢跟大家說推不推薦此學校。
Read more說起BanG Dream!(班尖) 你可能會想起標誌性的存在Poppin’Party、君臨天下又充滿綜藝性的Roselia、大家的新老婆天音bb。但你可否知道BanG Dream!也是有男子樂團呢?ARGONAVIS from BanG Dream!(下稱男班)是2018年5月公開的男子樂團跨媒體企劃,除真人樂團外,同樣擁有動畫、漫畫及手遊(延期至2021年推出)。
Read more「神婆漫畫家」君不見現時兼任遊戲設計及漫畫家,亦於熱血時報節目「天祐義民」中睇相批命,擅長五行八字,同時也為該媒體創作《茅山高校》網路漫畫。君不見接受訪問時表示,每到一些祭祀的日子(例如春秋二祭之類),君不見的姐姐也會夢見過世的先人報夢,提醒我們要祭祀,或「下面」(即不少人理解的陰間)的需要。「他們有自己規則吧?」君不見想到,於是想做個創作探討一下。原本是想畫成一本書左右,但是疫情也對出版不太有利,於是就做個短篇,打算在適當時放上網,尤其今年盂蘭祭祀活動也取消了,想做多點事情,提大家追思先人,也珍惜跟眼前人相處的時間。
Read moreC4Cat在2017年經Kickstarter成功集資製作遊戲《Zold:out》(完售物語)。事隔3年,遊戲將於9月在日本登陸,但當他們宣佈日服由中國遊戲公司網易代理時,玩家紛紛大喊「網易不了」。《Zold:out》的遊戲設計師KC表示,任何一個遊戲發行商都有機會令玩家感到不滿,還不如選擇網易這個發行能力強的公司,保障玩家的遊戲體驗的同時培養好自己,方能在未來100%香港製造。
KC:想由我地出發做個產業出嚟
相信每個期待《Zold:out》的港台玩家看到遊戲終於在日本登錄,卻由網易代理時,心情都經過一番起伏,回想起去年發生的社會事件,最後喊出「網易不了」。作為玩家,大家擔心網易的介入會破壞遊戲體驗。KC指,網易主要負責發行推廣、提供意見,及運行大流量伺服器,確保不會「死SERVER」。遊戲內大部份內容均由C4Cat設定,而中國版本與其他版本不同,例如角色立繪在中國會因「暴露」問題修正。
有玩家質疑,C4Cat可以自行營運遊戲,為甚麼要找代理、為甚麼要找網易呢?KC解釋,C4Cat的員工比較像工匠,大多數人缺乏營運和宣傳推廣等經驗,選擇代理可吸取經驗,在將來再自行發行遊戲。KC指,公司現時能力不足,與一間足夠經驗的公司合作,吸收對方經驗後,才能100%香港創作和發行,並做一間更好的香港人公司,「可能我自大啲,想由我地出發做個產業出黎。」
早前「小粉紅」發現雷亞遊戲前音樂總監Ice的私人創作提及支持香港,因而抵制遊戲,《Cytus II》的中國代理商龍淵網路亦因此下架遊戲,為甚麼會選擇網易?KC稱,當時傳出遊戲製作的消息時,確實有網易以外的台灣和韓國的代理向他們表達合作意向,但部份發行商要不發行力不足、要不就不受玩家歡迎,最後在2018年選擇網易並簽署合約,負責營運中國和日本伺服器。KC指,遊戲不應只考慮政治立場,他們製作遊戲是希望玩家玩得開心,「如果因為政治原因搵個發行能力冇咁好嘅發行商,影響遊戲體驗就唔理想。」
Read more問及蕭邦仲自己未來有什麼目標,想要達成什麼。他說,他想香港再有一個底層的產業。香港過去幾年間都傾向藝術家方向發展,最後可能走紅了一個人,但他卻沒辦法回饋產業。另外,大家購買本土創作,不是真的想要那件商品,而是購買那理念,或者是生活品味的呈現。
「我想將件事拉番返去『你真係想睇,真係想買。』,而唔係買本土贖罪券,真正消費就去買日本嘢。」他直言香港的底層產業已經消失了,大眾並不關心香港本土創作,而香港的創作人亦愈來愈走向藝術化——寧醜不俗。
Read more如果你有意想舉辦活動,但完全未嘗試過的話,建議你先從主題街入手,自己也可以參與其中。主題以及形式不限,最重要是讓街內攤主和入場人士都可以參與。
Read more『先旨聲明,本文不是鱔稿、絕對分文不收、發自內心。
簡而言之就是上半部是推廣文、下半部是方丈x怨婦同時附體的混亂中立文章。
喜見龜頭生野郎san為香港送上久違了的本土H本(成人本)漫畫作品:《MK妹》,實在沒辦法不撰文吹奏。本土H本,本身已經想吹奏;加個MK妹,簡直想立即除褲…
試想想,MK妹白皙的生足,踩著Quicksilver人字拖;短到不能再短的旺中熱褲,刻意地自暴其粗;從新之買來的吊帶低胸背心仔,向世人宣示平地才是人類能夠安心生存的地方;最後當然少不了一包價值19元的綠Next,立即在街上吞雲吐霧──理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MK妹」、全廣東話內容、活體金句語錄:男人唔咸女人點濕、#metoo、有樓有高潮、塊西當八達通嘟……之類之類,貼地之餘又摻入大量癡線笑料、當然重要的是最令人扯旗的MK妹題材、更更重要的是H本,香港久違了的土炮H本。
這個系列是向不知道如何開始辦活動的人分享一下籌辦活動的經驗。現在香港要辦同人活動比以前更難,在大學也限制同人活動的時候,希望未來還能有更多同人活動吧!籌辦同人活動要考量的東西很多,例如場地安排、組織報名、表演團體等。如果想嘗試辦活動,但未有任何經驗的話,可以先試試在綜合同人展內籌辦主題街。其中,我和組織成員曾經開展了以原創為題的主題街——原創街,並籌辦了原創街3(@RG18)與原創街4(@RG21)。這篇就先分享籌辦原創街3的心得,從計劃階段入手,讓大家知道如何籌辦一條主題街吧!
Read more活動前準備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要以為活動當天,只有產品要帶進場喔!自己的心血結晶當然重要,但有些東西也是不可或缺。做足準備,活動當天就自然不會雞手鴨腳啦!
這裡我會建議一些要準備的物品,你也可以透過進場觀察攤位的經驗或自己的使用習慣而有所調整。
Read more來到第四屆Palette Ring4 綜合同人展,因應疫情的關係本屆的座談會移師到網上進行。而首場的座談會邀請到了三位香港ACG圈的評論人來分享他們「對「『評論』和『創作』的見解」,分享一些他們在撰寫評論文章時的經驗,並給予觀眾一些起步時的意見。這三位嘉賓分別是Facebook專頁「新‧鏡花水月」(https://www.facebook.com/flowerinmirror/)的鏡花先生、「Vannzic」(https://www.facebook.com/vannzic/)的Vann和「文學少年的房間.II」(https://www.facebook.com/altiahk/)的Altia。而節目主持人則是網台「以宅論宅」的毒梟,同時節目亦設有觀眾提問環節。
何謂評論與創作?
主持人首先問到三位嘉賓認為甚麼是評論和創作。三位嘉賓首先提到評論最基礎的要素分別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有了這三項要素才能構成一篇最基本的評論。再進一步的便是評論的形式,例如分析作品的好壞或是對整體作品作系統性分析,當然亦可以兩者結合。
至於被問到有些人認為評論與創作是兩項不同的範疇,三位嘉賓的看法都是認為評論是屬於創作的其中一種,兩者並不必完全切割。只要評論者本身有一些個人的訊息想表達出來,就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創作。其中Altia亦提到他曾閱讀過一些台灣的散文集,裏裡面有部分文章其實是書評,可見一篇好的評論其實也可以是創作。另外,評論的形式也並不限於文字,例如memes其實也可以算是一種評論的方法。
Read more港式中文,常常會混合各種地方的語言,譯音則是最容易分辨出究竟是港式中文、台式中文還是標準中文
港式口語最生活化,可是受眾會限於廣東話讀者
如果想作品接觸到更多的受眾,又想保持香港特色,使用書面語時,刻意加入一些香港用語及語氣,也許是個不錯的做法。
寓學習於娛樂的教科書 多利望《STEM少年偵探團》的反派令人喜歡
一年容易又書展,在疫情的影響下不阻貿發局舉辦書展的決心,書展將於7月15至21日舉行。不知道現在的你有沒有準備入手的書籍呢?近年來不少與ACG或同人相關的作品,筆者今日想介紹的是由多利創作的《STEM少年偵探團》。
《STEM少年偵探團》每一集以不同地區為主題,第一集《STEM SIR的挑戰者》發生在中上環、第二集《追捕銀色獵戶座》描述偵探團如何在尖沙咀找到銀色獵戶,而第三集《海洋的神秘祭典》則在海洋公園追查怪客Ω的信息。前兩集有講解不少香港的著名旅遊景點和歷史背景;而第三集集中教授動物保育和工程等資料。
Read morePalette Ring4作為綜合同人展已經到了第四屆,主辦邀請了同人組織「冬日月夏」及「職場動物園」成員為嘉賓,舉行網上座談會
全職同人畫師和業餘同人畫師要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不同地方的同人展又有什麼文化差異?嘉賓在這次座談會暢談辛酸和趣事。
同人組織「冬日月夏」及「職場動物園」成員在Palatte Ring 4網上座談會2除了分享創作的困難和全職副業的選擇之外,也談及了參與香港、澳門、日本和台灣各地同人展的見聞,分享各地不同之處。
Read more出本這件事本身是個人興趣的自我實現,無論你畫或寫成如何,只要你高興又願意自資印刷(通稱:老子有錢我爽),就可以出本——但如果你對自身的賣量有一定要求,不想撞板,就需要自我評估一下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憑自己SNS的追蹤數,以及平常發表時,讀者對創作的反應,來評估自己能否出本。編者也建議大家多在網路上發表創作,看看創作受歡迎嗎?有改進地方嗎?特別是文字創作者,經營讀者群和粘著度非常重要。
筆者可以直接了當就回答你:「對 啊 ! 噁 宅 就 是 這 樣 啊 !」
沒錯,這類型充滿可愛女孩子的後宮作品,說到底還是來滿足我們這些噁宅那卑微的幻想──說得難聽點就是自慰嘛。不論你是任何黨派,終極目標也是想看令人心動、害羞得不敢直視、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羞羞的畫面。
簡介一下──《來自深淵》的漫畫是由土筆章人執筆,在2013年開始連載;2017年被改編成共13話的電視動畫;而7月2日上畫的劇場版《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則是作為電視動畫的續作。
話說在前頭,這部作品可不是個金髮雙馬尾眼鏡娘與清爽機械人正太、還有毛茸茸可愛獸耳娘的少男少女冒險故事。強烈建議對《來自深淵》完全沒有認識的觀眾先看完一次原作漫畫、或是電視動畫做好心理準備才進場。
Read more剛著手電繪,或者想要著手製作刊物的讀者,可能會對各式各樣的軟件感到疑惑。最近更是很多五花八門的繪圖Apps、排版Apps。例如,最近Ipad的Procreate就成為了很多繪師的新寵,不過以我和其他同人朋友的經驗,最為商業與同人廣泛使用的通常也是Indesign、Photoshop及Clipstudio。我知道自從Adobe轉用了月費收費,很多人都嘗試尋找另外的軟件去取替Adobe,不過Adobe系列「橫行霸道」那麼多年,必定有它的原因的,排版方面,不妨下載個試用版Indesign看看到底有什麼好用之處吧!
Read moreMimi可說是無所忌諱,把自己的畫畫過程、研究筆記,甚至心態想法都跟大家分享。在網絡時代,大眾並不是看重你的結果,而是你的過程。讓觀眾看見你的學習,讓人看見你的成長,一直追隨著你成長的觀眾會跟你一起分享那份喜悅。
Read more同人,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們、同好。後來轉變成指「自創、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或「自主」的創作。(節錄自維基百科:同人)今次我們的專欄主要著筆於如何報名參加「線下」(即三次元,與人有實際接觸)的同人活動。
Read more作為正統派的青春戀愛喜劇題材,也展示了不耍花招,認真寫劇情,好好收尾,就能成為經典。
正如倫也不斷強調:「俗套劇情才是所謂的王道」,這種俗套,也許就是相對現今各種標奇立異的戀愛題材,難能可貴,只屬於《不起眼》的獨特風景。
有參展的衝動
同人圈每年都有為數不少的即賣會,比較知名的有Rainbow Gala、Comic World和Creative Paradise,還有大大小小的同人展,像是大專、大學場,近年亦有新興的各種Only。無論是身邊有朋友參展、或者逛會場時看到別人參展好像也不錯……相信大家也有過「如果我也參展的話會怎麼樣呢?」的念頭吧,如果您希望下一屆坐在攤位上的其中一位就是自己的話,不如試著將這種衝動化為現實吧!
想好主題
在製作刊物之前,先想好自己在創作上的優與劣,然後再決定刊物的主題。同人物品並沒有嚴格的種類限制,漫畫、插畫、小說、吊飾等等都是熱門選材,純文字類的作品較少,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市場。您擅長的是作畫、還是寫文呢?創作風格是怎樣呢?這些因素都非常影響主題的選擇喔。
非常多的創作者都會挑選近期熱門、或者自己十分喜歡的作品作為刊物主題。當然也有例外,我便是熱衷原創的其中一人。如果在構思主題遇到困難,不妨利用身邊的紙筆紀錄不同的可能性,最後再挑選你最喜歡、或者主題脈絡構思得最清晰的一個。
(我的紀錄方式十分隨性……只要是自己習慣的方式就可以了喔!)
Read more她留有一頭飄逸的黑髮,身穿漆黑的夾克與長牛仔褲,給人帥氣又成熟的形象。
如披頭四《黑鳥》的歌詞一樣,在黑夜中歌唱,收拾殘破的羽翼靜候飛翔的一刻。
入正題之前,我先講幾句大家都聽厭嘅句子:
「點解人哋讀Kong U、你就讀社大?」
「點解人哋搵7萬1、你就搵萬1?」
:『喂。人哋、同我,係兩個個體,邊有得咁比?』
我相信呢句個個都識答。
但喺最近發生嘅話題裡面,竟然好多人係仲講緊「人哋乜乜乜、你就物物物」呢啲又老土又似廢老嘅對白。
無錯,又係有關於Nescafé「一罐醒神」個廣告。
點解突然之間用白話寫?
一來係畀最近嘅文學期刊點醒咗;二來係想做吓怨婦;三來又想抒發一下對於本土文化以至體育被忽視、甚至鄙視嘅屈辱……再之後先係想寫畀香港人睇──「支持本土」、「捍衛本土文化」呢兩句嘢大家都聽過、識講、識到曉背。
但事實又係點?
藉住Nescafé呢個廣告,其實可以引伸出香港(某些)人對於整個本土文化常有嘅通病。
Read moreNESCAFÉ的「真正醒神,就係比本份做多一分」動畫廣告,委託日本動畫公司製作,引起巨大迴響。網上開始討論為什麼現在每個廣告都好像想要用「新海誠」風格的樣子,於是我抱著研究心態,嘗試了解一下究竟新海誠風有什麼特徵,所以就把其中一個畫面改成不同動畫公司的畫風比較一下。
在此對高瀬裕介監督說聲抱歉,文章好像是把高瀬裕介負責的廣告都說成是新海誠風,事實上他負責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風格很不同的One Piece版合味道杯面廣告。其實這廣告被人說是像新海誠也無可厚非,因為背景的美術監督由渡邉丞擔當,他是《天氣之子》的美術設定,以及《你的名字》的美術監督。
Read more受到疫情影響,原定於四月上映的《我的英雄學院:英雄新世紀》,終於在五月上映,相信各位粉絲早已迫不及待。雖然電影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但在官方不斷推出特典場,以及作品原來的熱度之下,劇場版依然人氣高企,每日仍有許多場次。
《英雄新世紀》的劇情講述,因為「新世代英雄養成計劃」的關係,一年A班全員來到一個遙遠的小島上——那步島。他們需要在島上以英雄的身份幫助居民,風平浪靜的小島、人心淳樸的居民,原本應該是簡單的任務,卻因敵人NINE出現而打破。在沒有職業英雄、老師的情況下,一年A班的同學只能靠自己來對付這群強大的敵人了。
Read more在「ART street」與集英社協力合辦的「JUMP全球插畫比賽」同人插畫比賽今次迎來第3屆。
第3屆的主題是累計發行數突破6000萬本的超人氣漫畫「鬼滅之刃」。
世界觀不限,歡迎任何形式的「鬼滅之刃」插畫報名。
Read more《數碼暴龍 LAST EVOLUTION 絆》(下稱《LAST EVOLUTION》)頂著武漢肺炎的陰霾之下上映。雖說作品貴為數碼暴龍的「20周年紀念電影」,但畢竟有那個15周年《Tri.》系列的歷史在前……好吧,我們還是說回這次的《LAST EVOLUTION》吧!
《LAST EVOLUTION》中主要登場的是01與及02的角色,太一、大和;大輔、小賢這兩個世代的人馬還是悉數登場,當中還有熟悉的歌曲、BGM等……實在令一群追了20年的「細路」大呼過癮!
最近神作卡通「Rick and Morty」快要上映第四季的下半部,令我忍不住想要去寫一寫這部卡通。一直沒有提筆說這部作品的原因是,能說的地方太多了,根本每一集都可以寫一篇文章。從小吃日系動畫奶水長大的我,一開始真的習慣不了細條如此粗糙的卡通,不過我很快就被當中的瘋狂與明快節奏吸引,正好讓我一洗最近日系動畫的悶氣,動畫觸及很多形而上學的概念,剖析非常深刻,很快就變成其中一部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如果我每集都寫的話,也許文章會變得太長,所以我就隨意挑了幾集來聊,希望大家能了解這部作品瘋狂的地方吧!
Read more今次主要說說《攻殼機動隊:SAC_2045》第7集。第7集是一個獨立單元故事,未看的朋友可以看到此文未劇透的部份。第7集的故事內容環繞在跟著舊世代貨幣一起被拋棄的舊世代人。
如果深切地了解到我們現在建基於銀行體系的貨幣系統是如何運作的話,就會知道我們一直都是被貨幣通脹通縮的方式剝削。通脹就是把你辛苦儲來的錢貶值,通縮就是用來剝減你的收入,經濟泡沫爆破就是一次痛快的收割行為。沒錯,通脹通縮與金融風暴不是什麼意外,而是銀行家、資本家,靠著操控貨幣發行量與使用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吸取人們的血汗錢後,再把後果轉嫁回人民手上。
加密貨幣所謂的去中心化,就是把貨幣的發行權力從銀行體系中剝離。你基本上就是把權力從世界的主人(叫它deep state好了)奪回自己的手中,所以加密貨幣是革命性的。但這個世界當然不會那麼理想。貨幣的權力從銀行體系中剝離了,必然會產生出另一種權力架構,例如加密貨幣的數量,是靠電腦的採礦能力的計算能力去增加的話,運算率極高的超級電腦,就可能壟斷了整個貨幣的發行。
攻殼機動隊第7集裡,那些老人就是適應不了新世界的金融體系。沒錯,今日貨幣以及科技是能夠把金融權力從舊世界的銀行體系中分離出來的。可是,亦同樣把大量依賴銀行貨幣系統的人都拋棄了。活在舊世界的老人家,認為在銀行提出來的現金是最可靠的。從今次中國肺炎瘟疫政治中,我們可以看見老人家們最懂得做的就只是囤積儲糧,他們認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是自己的財富。殊不知道,銀行存摺中那個數字,隨時可以透過匯率變化,甚至整個貨幣的貶值,就會把人生的積蓄一下子變得一文不值。虛擬貨幣的確可以取代銀行貨幣,可是它的價值本位必然比起現在更加變幻莫測。
Read more「週刊少年JUMP」為記念第100屆新人漫畫賞「手塚賞」,插畫・漫畫投稿網站「ART street」- 株式会社MediBang(以下簡稱MediBang)與株式会社集英社(以下簡稱集英社)共同合作,特此開設「第100屆手塚賞 – 海外特別部門」,廣邀全球的漫畫創作者,於2020年5月1日正式開賽。
集英社的漫畫程式及線上漫畫「MANGA Plus」於2019年1月正式上線,在MediBang從旁協助之下,全球的漫畫創作者正逐漸地成長。在未來的日子裡,集英社也希望能夠在自家的「週刊少年JUMP」上看到來自全球不同風格的漫畫作品,因此特別委託長久以來合作的MediBang,於其自家平台「ART street」上舉辦「第100屆手塚賞 – 海外特別部門」。
Read more本地團隊新作《Craft in Abyss》 改造戰船拯救家園
香港團隊「火柱工作室」繼《尼諾的異世界物語》後,再有新作發佈。他們於 4 月 14 日釋出遊戲《Craft in Abyss》的前導宣傳片。
故事簡介
「生活在沉沒深海之下、封閉的超巨形建築物內部,被稱為水下遺跡的地方。女主角亞莉絲是個天才技師。為了解決居住地消失的危機,她獨自離鄉別井,駕駛自己改造的戰船,尋找遺跡的頂部出口,卻遭遇迷宮裡充滿惡意的機械攻擊……」
作品以沉浸在海底的巨大都市、犬懦的居民以及離地的上流階級,隱喻香港(以及其他現代都市)的沉淪,帶出面對歷史的重要。故事中角色的堅持和犧牲,象徵微小的無私者企圖拯救家園的努力。
Read more「我希望我人生有更多時間在畫圖。」
Deme的作品很多帶有午後黃昏的和暖光線,十分舒適。筆觸細膩,帶點夢幻,豐富而柔和。
她是在家工作的全職插畫師,曾參與「傳說對決」PV製作、「滿懷希望的有病信仰」插畫。中學時代得到屬於自己的繪圖板,便開始接觸電繪。
「其實我一開始沒有想過會做插畫師。」儘管小時候喜歡種村有菜的浪漫,喜歡浪客劍心的帥氣,Deme覺得漫畫家這夢想還是太遙遠了。
Read more如果說香港的「戰爭」,是因為某個年輕人「戴綠帽」而開始;那麼《我們的7日戰爭》(下稱《戰爭》)就是因為某個年輕人「(想)私奔」而引起──話說在前頭,這不是說《戰爭》有什麼映射、也不是說要勉強扯上什麼關係。只要觀乎香港近9個月的抗爭、身於這個時代、經歷這段時間,現在入場觀看這場入門、簡單版的「戰爭」,代入感或許會更重、百般滋味在心頭。
不過那邊少年們反抗大人的戰爭,與香港這9個月內所經歷、真真正正的戰爭實在大相逕庭。雖說當中或許有不少相類之處,但筆者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將現實與作品多作比較、或是將「戰爭」這點視為作品的主軸……至於為什麼,這是接下來要說的事情──
Read moreaki 老師是少有香港本地遊戲公司之一「火狗工房」的首席畫師,火狗工房前身是同人組織「火狗工作室」,當中成員包括了在《CO-CO!》中連載的力奇老師、方米高老師及林祥焜老師等等知名本地畫師。因為初入行是做力奇老師的漫畫助理,力奇老師他是借用火狗的工作室工作,因此才加入了火狗工房,至今前後經已二十年。
最初參與的作品是1999年的《愛神餐館》,也是火狗工房的第一個作品,或許過去對本地遊戲有研究過的依稀會對《愛神餐館》有記憶,aki 老師從那時開始始終待在火狗裡面。據本人說當年是一群朋友聯手,在老闆突然提及「不如我們做game 公司吧」就這樣開始了遊戲公司的生涯。「那時香港很少有這行業的過來人經驗可參考,全部都是看舊香港最容易買到的H game 雜誌作參考,雖說是H game 雜誌,裡面反而有很多講game 的人設及製作流程,所以都是在這裏偷師再開始做落去。」
Read more近日,Patreon突然凍結多名畫師帳戶,表示作品角色「看似未成年」而違規,Twitter用戶Bob BQ公開官方內部討論事項,表示官方正全面規管日系作品,並禁止該作品的外連,因而掀起熱切關注。 受影響的畫師之一「西野WAERO」親自測試何為「看似未成年」,發現大部份「日系畫風」的作品均被當作兒童色情而需要移除。另外有日本的女性插畫師「かくうめ」, 因為她繪畫的日系蘿莉角色被認定是未成年被Patreon官方關閉她的帳號。
Read more城大活動可說是慢性死亡,消失時大家只記得它是個不能進行交易的同人活動,卻不記得它其實是大專同人誌即賣會先驅,是香港歷史中最悠久的大專同人活動。
活動由2000年開始舉辦,一開始在夏天舉行,所以名為「夏祭」,在城大多用途活動室A、B、C舉行。然後就每年固定在10月舉行,改名為「城大秋祭」。由第九屆開始使用新場館演講廳LT401,每次舉行2~3日。而近年城大活動所經歷的風波亦都不少。
Read more